-
龙永图:美国振兴制造业对中国是好事
理事简介龙永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最近,关于虚拟经济是否搞乱了实体经济产生了一些争议。我认为,中国制造业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金融手段的支持来进一步发展,是大势所趋,不能讲把它搞乱了。制造业不能完全封闭地自我发展,主要是看,如何使制造业能有序地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在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下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搞乱不搞乱本身在于制造业是否有定力,也在于搞实体经济的人能否有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来帮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我始终坚持一条,制造业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根,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个根,中国经济走不远。因此,搞虚拟经济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来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奥巴马几年前提出重整美国制造业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要使美国经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曹德旺先生最近表示,美国的人力成本虽然高,但在其他方面的成本很低,这些年来发展新能源使美国能源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作为一个老牌制造业大国,美国的配套能力、物流水平、先进科技都很好,所以,我觉得美国发展制造业很有希望。2007年、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把全球搞乱了。现在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制造业回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重建制造业是非常好的事。 纵观国际局势,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在全球政治经济风云空前变化的复杂年代,的确给全球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以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虽然会有一些困难和波折,但总的来讲,会继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势是严峻的。但是,凡是参与过过去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人都会感觉到,目前的形势无论怎么严峻,与当年的严峻程度无法比拟。举个例子,1998年中美两国就中国的银行业开放进行了谈判,当时中国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总资产加起来还不如美国一个花旗银行,但经过艰苦的谈判,中方咬紧牙关顶住了压力,美方也给予了理解、释放了善意。最终,中美就银行业的开放达成了协议,如果说在当年中美两国经贸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两国通过理解和沟通还可以达成协议,那么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中美之间就经贸问题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任何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谈判和经贸关系,最坏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相互交织已如此之深,一年5600亿美元的贸易额,存量达1600亿美元的投资,一旦中美经贸关系遭受破坏,对双方的伤害都是沉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尽最大努力来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因为最终伤害的是人民——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我想特别强调,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双方都会遭受伤害,但中国有一套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们承受伤害和修复伤害的能力会远远超过美国。 中美关系在新一届政府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令人惊喜的亮点,比如中美能不能在包括亚投行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找合作机会?能不能在美国重整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进程中寻找合作机会?实际上一批中国优秀企业家已经在美国进行非常庞大的制造业工程。这是中美建立更加紧密互动关系非常重要的环节。中美在这方面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正如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确保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本文作者为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 ,本文根据龙永图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的演讲及采访整理)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1月14日
2017年1月22日 -
金灿荣:美国不会放弃以美元为推动的全球化
金灿荣,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特朗普上台是利用了三个矛盾,上下、左右、黑白,还有种族矛盾。上下是阶级,左右是意识形态,也就是身份,如在美国推动两个措施,一个是男女同厕,是为了照顾同性恋,这是极右导致的后果,另外是教育AA制,按照这个地区的种族录取,而不是按照成绩,这是极左导致的结果,而社会是要反弹的,反弹的结果就是保守化。黑白是黑人白人种族,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对他个人是人生的巅峰,对黑人是灾难,相当多的白人群众内心认为我对你的历史欠债已经结束了,不能再特殊照顾了。所以这三大矛盾的激化就酝酿了民粹主义的基础,民粹主义一定要有一个政治家,煽动家,特朗普就扮演了煽动家的角色,他的个性使他运用了三大结构的矛盾。 特朗普的影响可能挺长远的,但对中美关系影响大家不要太担心。长期影响为两部分,一个是政策,一个是思潮,全球化以后以美元推动的全球化他是不会放弃的,只不过他要在全球化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一方面在过去几百年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当中,第一次出现美国的相对获益不如别的国家,现在突然出现中国收益比他多;另一方面,美国没有分配好在全球化中的利益,分配没有红线。美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自己出了问题就怪中国,要求重新谈判使我成为最大赢家,如果做到这一点就继续全球化,否则就退出,这是对全球化的影响,我想他退回去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还有一个可能性,如果美国真的退出,中国拉上德国可以搞全球化2.0版本,当然还没有搞成,暂时中断了一些时间。但是大家要考虑全球化三个前途:一个是如果美国获得较大收益,他愿意继续待下去;第二是美国退出,由中国、德国主导;第三是全球化彻底中断一段时间,这样世界就比较危险了。 我认为全球化还是比较合理的,资源分配在更大地理范围布局,人类效率是提高的,而且随着全球化可以减少冲突可能性,但是随着英美出现全球化逆流,全球化前途就是不确定的。英美两国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是同源的,十九世纪都奉行自由主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都奉行凯恩斯主义,九十年代初英国奉行布莱尔主义,美国奉行克林顿主义,克林顿主义就是布莱尔主义,然后调整不太成功,现在都搞民粹主义,所以作为学者我们要研究为什么英美经常出现政治政策思潮同连?一个解释是他们发展是同步的,还有一个解释是他们是父子关系,血缘相通,英美同源是学术话题可以研究一下。三十年代撒切尔革命,里根革命推动新自由主义,现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现象同时反弹,新自由主义都开始反弹,这个反弹里面有很多严肃的话题,还可以给我们思考。 另外政策影响中除了全球化,各国国内政治都会有影响。对我国来讲,未来会走向一段强人政治,现在普京、杜特尔特都是搞强人政治,美国亦然。 我最后强调一点,政策影响当然我们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因为涉及到利益,我们政府也最关心,全球化影响也要研究,西方各国内部政治动向要研究,几个大国关系研究,美俄关系会好,但不会是根本好转。 那么中俄战略问题的第一基础,就是双方需要稳定的边界,中俄边境实际上1.2万公里,我们两家关系不好,中俄边境不好,中蒙边境不好,三个斯坦跟我们关系不好,这是需要关注的,第二是经济互补,第三才是共同对付美国佬,没有美国的因素,那两个因素还在,俄美之间是300亿美元贸易,现在两个都是油气出口国,现在只有一个进口国,就是中国,所以他们应该没有互补性,对美俄关系大家可以淡定,大家经常吵联合执法,让他们自己高兴高兴,你高兴就好,我们淡定就行。但是中美关系会有一点影响,美欧关系会有一点影响。 思潮影响就是新自由主义可能会受到比较全面的挑战,新自由主义很多基本假设可能是有问题的,我现在观察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由金融资本推动的新一轮自由主义,它有一大特点,它永远强调廉价资本,要把资本搞得很便宜,他用你的钱再去买你的资产。甚至过去三十多年英美都反通胀,现在产业回来一部分了,那他就是反通胀变为反通缩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反通胀结束了,转向放通缩,所以他真可能去挖煤、炼钢去了。特朗普手下有一个人讲,我这次要搞一万亿投资,下面画一个界,中国想都别想,我们钢就是给国内的,知道你们中国国内钢产量高,质量又好,但是没你们的事。所以他们可能从土的开始搞起来,我们乐观其成,他们炼钢炼油都行,雾霾都转他那儿去了。 那么先自由主义这是一个特点,金融资本起的作用比较大。另外是对个人强调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人性理解来讲,个体重要性固然是重要的一点,但是一定要清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社会的存在,没有的姓名,没有人际关系,你就是一个动物。纯粹的个人就是动物,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人作为动物,在动物界竞争力是非常差的,所以生物学意义上,我们必须群居,社会学更是如此,所以无论生物学意义还是社会学意义,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新自由主义就是把个人绝对化,理论上特别强调NGO、市场私营,国家权力不重要,人权高于主权等等,现在学理上看肯定都是有问题的。 而且我要提醒一点,咱们国家其实是新自由主义主要的影响力,过去三十年,现在学界的骨干,政界的骨干,商界的骨干,绝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新自由主义引领下,现在事实正在挑战这个。我觉得我们作为学者有责任反思,我们解脱出来要矫正他,现在世界开始矫正,如果我们跟不上,我们会落后的。文章选自新浪财经,2017年1月13日
2017年1月20日 -
Jia Wenshan: How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 CRI English
The turn of 2016 and 2017 has witnessed a tectonic change of the world orde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known as the shaper and leader of the existing liberal world order, has switched to nationalism/Americanism from globalism; whereas China, a country known as a defender of nationalism while having been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der since 2002, has decisively embraced and championed for new globalism. Donald Trump, a flamboyant business man in New York City, USA, won the populist ticket and will become the master of the White House on January 21, 2017. His stated mission is America First and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As the host of the G20 Hangzhou Forum in early September 2016,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not only proposed a vision to propel new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b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novations, but also proposed a series of time-tested solutions to both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drawn out of Chinese history, revolutions and modernization.In contrast to Trump, Xi's mission is to make the world better by making China great again or vise versa. Xi's vision to create a community of a common human destiny (renlei gongtongti)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global support while Trump's vision of "America First" is sending shocking waves across the world, sinking the global village into a high degree of disappointment and uncertainty.Luckil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r new globalization presen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the world, for example, a major means to create such a community beyond the global village, has been endorsed by both the United Nations, and APEC, and is endorsed b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Davos, Switzerland wher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further expounds his vision for new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While the sentiment of the populist movement in the US both supported and led by Donald Trump is understandable, the proposals of the incoming Trump Administration of the US Government to help the losers of the US-led globalization in the US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ppear to be ill informed, ill thought out and short-sighted.The Trump proposals such as restoring the US as a major base for manufacturing, increasing trade tariffs by 43% for goods to the US market from China, and increasing the US Pacific Fleet of 272 warships to 350, and so on are not only outdated, but also would be self-damaging if implemented. While the first two is isolationist in nature and against the laws of capitalism, the third one is both militaristic and unrealistic. Instead of making America great again, they would make America lose again.In contrast, as noted American architect of soft power and smart power Joseph Nye stated: "Globalization is the growth of global network of interdependence." Nye's definition of globalization resonate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concept and theory of a world dream to create a community of a common human destiny consisting of both common interests and common security resting upon jointly carrying out a common responsibility for sustainable co-prosperity, peace, and harmony on the globe.In addition to the new theory of globalization by Xi, Xi has also been proposing a practical instrument to achieve such visions and goals which is calle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is initiative, inviting all nations,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is to encourage all parties to participate in creating world-wide connectivity in politics, infrastructure, currency, trade, and culture-spirituality-faith. Such a five-dimensional global connectivity, if realized, would bring a new era of civilization for humanity. Instead of walling herself up against the outside world, particularly Mexico and China, and elevating her naval buildup in the Asia-Pacific, it would be wise for the US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economically lucrativ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have a fair share of the pie.To fully participate in this global initiative would not only put America first, but also a short cut to the goal of making America great again. These are both central promise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promised to his electorates while he was running f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infrastructure would create lots of jobs and wealth for Americans, to invest and participate in the USD 8-10 trillion infrastruc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lone would help Americans reap a sizeable amount of wealth besides landing on more jobs.Trump is wise in saying that America is not great anymore, but he is wiser in stating that America can be great again. However, the proposed measures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are unfortunately not great! Trump would be wisest in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accepting Xi Jinping's proposal to partner with China across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beyond. This, perhaps, would be the most intelligent strategy.America cannot be made great by America alone. It can only be made great again when it joins China in China's effort to make China great again and the world great again simultaneously. In fact, Trump's smartness is already shining through by accepting Alibaba Chairman Jack Ma's proposal to set up E-commerce platforms in the US, particularly in the Midwest, and create 1,000,000 jobs for Americans.The American elites, including Trump himself, members of the Trump family clan, and most of Trump's cabinet members and advisors, have been beneficiaries of the US-led globalization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and indeed globalization itself.To blame China for the American job losses and the American economic woes is not only bad judgment, but also bad policy. It is self-evident that the lack of rigorous regulation for fair and equal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American society and beyond in the US-led globalization and America's self-centered global governance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re to blame, not globalization itself.Fortunately, built upon a creative synthesis of Marxism, Chinese all-under-heaven globalism, and the Western neo-liberalism, Xi Jinping's visions and measures for both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 fairness and equality, peace and justice, is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the global world both more Eastern and Western as well both beyond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is time that the US woke up and caught up! Welcome to a new era and welcome to a new world.About Author Jia Wenshan,an academic advisor of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tenured professor of Communication at Chapman UniversityFrom CRI English,2017-1-18
2017年1月20日 -
郑永年:特朗普还在以传统思维看待全球贸易
专家简介郑永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编者按中美两国谁能继续扛起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大旗,势必是2017年最有看点的重大事件。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上任。这关系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项议题:全球化。从竞选到现在,特朗普的诸多言论、政策,都与反全球化有关,诸如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而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看来,在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是显著的受益者之一。 也正因此,外界才会如此关注中美——毕竟这是全球化的两大支柱国家。中美两国会怎么做,谁能继续扛起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大旗,势必是2017年最有看点的重大事件,也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历史走向。 郑永年近日针对反全球化问题发表言论,谈及特朗普上台后可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郑永年指出,特朗普是一个传统的商人,他还是以一种传统思维来看全球贸易,而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会促使全球经济发生比较大的衰退。郑永年认为,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对全球化产生结构性冲击,面对这一现象,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搞好,只有内部的继续发展,才有外部的加速崛起。 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冲击是结构性的 2016年,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全球化水平的倒退”,我认为,全球化有进有退,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2016年开始的“全球化倒退”,我个人的担心主要是结构性的。这是大的形态的退化,不是一般性的起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说的全球化,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一波全球化,是由西方,尤其是美国推动的全球化。它由资本和政府这两种力量推动。当然了,还有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参与,但主要是西方力量。 现在担心在哪里?是它的主导力量,也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退缩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现在不但不能继续对全球化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而且大家都去搞贸易保护主义了——这对世界经济、对全球化的冲击,是结构性的冲击,非常严重。 这种结构性的冲击在一战、二战前都发生过,这一次有点类似。但现在,贸易保护主义在那么多的西方国家成为主流,大面积地衰退,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更深刻的地方在于,现在从美国到欧洲,反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已经形成了。虽然反全球化从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之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政治人物是“不管你(社会上的声音)怎么反对,我都要推进全球化”。但是现在,逆全球化成了政治思潮,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这很关键。 中国当务之急是要把发展搞好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波全球化,的确产生了很多问题。它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但是财富只是流到了一些国家、和极少数人手中。社会分化、收入分配,再加上技术因素造成的工作机会的流失,在各国都有。我们现在的收入分配也是受全球化影响的。 这个是关键,一战、二战,都是西方国家内部出现问题。内部的问题转化成国家间的战争。现在西方也是这样,因为内部问题,才转化成外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当然,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第一步,以后解决不好的话,地缘冲突也可能发生。这是世界历史的逻辑。 中国可以从西方国家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一方面,我们要推进全球化,做领头羊,但主体还是国内发展和建设。中国领导人很多年前就说,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首先把国内搞好。这一点到今天也没有变化,而且永远不会变化。如果国内搞不好的话,做国际的领头羊的可能性不大。 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要特别强调,这一波全球化,中国确实获得了好处,但是国内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收入分配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国内的改革推进下去,把发展搞好。我们的政策、目标、口号都有了,要把这些改革落实下去,以支撑外部的全球化。 道理很简单,没有内部的继续发展,哪有外部的加速崛起?外部的崛起,完全取决于国内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关系要搞清楚。 特朗普还在以传统思维看待全球贸易 如果是像特朗普所说所做,要通过贸易保护主义解决经济问题,那可能近期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一些正面影响;但如果从长远讲,反而对世界经济会产生衰退性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全球化不仅是国家间的贸易、投资,还是一种公共产品。全球化体制下,各种的全球生产要素都在流动,一下子刹车停下来,要素就都不能流动,这个影响是全球性的。 现在世界经济变得非常复杂,以前中美贸易只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但是现在呢,中国出口给美国的一个产品,可能是几十个国家生产的,中国可能就是组装一下。很多零件都是日本、韩国或者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所以中美贸易受损会影响到很多国家。 更重要的是,中国加入了全球化贸易体制后,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推动者。中国的经济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还加入了很多西方的东西,比如西方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如果搞贸易保护主义,收这么高关税的话,不仅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也会影响到美国经济。 这些复杂的因素,我想特朗普的团队还远远没有考虑到。特朗普是个地产商,是一个传统的商人,他还是以一种传统思维来看全球贸易。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会促使全球经济发生比较大的衰退。 特朗普看到了贫富差距、制造业空心化等问题,但是他的手段是错误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解决,更需要通过国际合作,用新型的全球化来解决这些老的全球化产生的问题。要通过继续全球化、继续发展来解决问题。 从这点来说,中国的态度和做法对世界下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中美关系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是世界的两个支柱。如果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也针锋相对搞贸易保护主义,那世界经济体系就彻底就完了。文章选自新华网,2017年1月18日
2017年1月20日 -
王辉耀:特朗普上台,中国怎么看,怎么办?
文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将在白宫宣誓就职,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这位具有强烈个性的候任总统在选举期间就因其“局外人”身份与反建制言论引发美国内外部的密切关注,各国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特朗普就任后对内、对外政策将与往届政府有很大不同,甚至开启“逆全球化”的过程。特朗普上台后,中国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随着1月20日总统宣誓日的临近,引爆世界的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即将迎来“伟大”的日子。届时,非裔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将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特朗普一起,相邻而站,书写世界历史的传奇时刻。 2016年大选被认为是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的“例外”。百多年来,政治的戏剧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生动地演绎。尽管特朗普胜选后表示要努力弥合党派分歧,但其在权力交接前后与奥巴马的殊异、与民主党的摩擦、与自由主义的抵牾……特别是其鲜明不拘的性格,无不预示着未来的美国将出现更撕裂的局面。 当然,特朗普自身的特性也加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中美关系的不明朗。中美再一次站到历史和未来的节点上。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内卷化”,如何营造21 世纪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新秩序,如何开展有效外交并保卫国家安全,都将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紧迫又必须回答的命题。 据我们观察,“美国优先”政策下的“特朗普冲击波”对中国主要有8 大挑战:一是特朗普宣布退出 TPP,反对 NAFTA 和 WTO 等国际及区域自由贸易体制;二是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声称对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三是采取大幅减税政策及其他措施吸引美企回流;四是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一个中国”政策与三个中美联合公报;五是取消对页岩气和清洁煤生产的限制,考虑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六是在朝鲜问题上加大对中国施压;七是暗示将允许日本、韩国发展核武器;八是不再为无明显短期利益或他国能“搭顺风车”的“公共产品”买单。 事实上,中美两国经贸、人文交往非常紧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毫不自损地切断这层联系。中美两国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在特朗普政府任内中美关系依然要延续过去近40年的互惠、共赢、共生,并且合作还将继续深化,中美依然充满巨大共同利益。 在中美贸易领域,两国经济在某些领域已经难分彼此;中美都需要类似亚太自贸区(FTAAP)的平台,共同倡导更公平的 21 世纪经济规则;中美双边投资的积累释放了巨大外溢效应,促进两国的就业、技术进步、经济转型;跨国公司在中美关系中一直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随着特朗普基础设施计划的出炉,基础设施合作有望中美未来合作新亮点;中美之间人文交流经过三十多年的孕育,正汇聚成流,旅游、留学、移民正突破太平洋的鸿沟;美国各州拥有州经济事务高度的决策权,并且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中美两国的共识和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全球治理的里程碑事件,以《巴黎协定》的签署为例,中美合作有望成为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新模式。 面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挑战和机遇,中国应当以经济外交优先,加强中国对美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同时加强中美在区域经贸合作,共同引领和促成亚太自贸区FTAAP启动和建设。 此外,中国要重视与美方跨国公司合作,强化中美人文交流,在中美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国市场开展广泛合作,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加强与美国各州政府合作,尽早启动中美首脑会唔,邀请特朗普团队访华,同时注重提升中日韩合作和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凝聚作用,减少亚太地区摩擦。文章选自亚太日报网,2017年1月19日
2017年1月20日 -
曹德旺:真正成“家”的人不会移民
理事简介曹德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曹德旺看上去憨萌,但实际上,这位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企业的董事长魄力十足,创造了很多第一次。他执掌的福耀集团前身是福建第一家乡镇承包企业;1984年成为中国首家汽车玻璃制造商;2004年,福耀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第一个反倾销诉讼成功案例。最近,他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中国税负大讨论,甚至被人怀疑要“跑路”美国。处在风口浪尖的曹德旺8日现身人民日报社,不管是在“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做主题演讲,还是在被媒体包围的采访间,他都镇定自若,憨厚的笑容和浓重的福建口音透着亲切质朴。不过,一开讲,他的气魄又出来了。“企业家是一个很高尚的称谓,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堂堂七尺男儿因为贪图享受就跑?”曹德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国家十分重视企业税负问题 环球时报:您关于中国制造业综合税费比美国高35%的言论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李克强总理近日回应称,中国企业的非税负担过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您怎么看这场讨论? 曹德旺:我的言论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作为小民百姓来讲,真是很受鼓舞。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在提案中反映过美国的税比中国低。去年3月,我在两会提案中将两个国家税负列表比照,目的是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国家很重视,两会刚结束,有关部门就到美国调研。当然,因为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我相信各方要做全面评估,解决方案也不能仓促出台。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负责,这不只是政府的事。要想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要培养每一个人的自信。首先你要对政府有信心,要去相信人家在做工作。GDP这个指标在国外只有百分之一或二的增长,都没人提。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经济增长这么快,每天都有许多事要解决。 环球时报:因为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您被一些媒体说成要“跑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曹德旺:我什么时候跑了?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我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幼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堂堂七尺男儿因为贪图享受就跑?10亿美金不是今天决定投资的。福耀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走出去。我们是做制造业的,从培养企业全球品牌供应链角度必须在国外建厂,没有投资怎么实现这个能力?这几年我们每年对固定资产投资二三十亿到三四十亿不等。比如为实现2018年的增长,2017年就要将工厂建好,今年我们会在德国建厂。我们是全球汽车玻璃最大的制造商,是全球工业链,必须在世界建厂。 我认为,企业家的生意没有国界,但企业家本身有国籍。最近有人问我关于企业家移民的问题,我跟他们讲,你们放心,真正能成才成家的人不会移民,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钱或者过安逸日子就去移民。企业家是一个很高尚的称谓,他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个人的完整人格。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1995年,我做公司非常累,好不容易把股票卖掉大部分,套现了几百万美金,当时我就想去美国养老,我们全家都办了绿卡移民美国。结果外方合作伙伴做了几年做不下去了,为了员工利益和股东权益我又回来做。2005年我做成功了,那时我意识到,我不能走了。因为我原来只是一个小老板,只要对国家无影响,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但后来把企业做大了,成为全球同行的前列,性质变了,这时候我意识到,将来福耀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这个企业是中国人的,如果移民到美国,资产就随着我到美国。所以,作为创始人,我必须回去。我的子女也全部取消绿卡搬回中国。小老板将来可能书写行业发展史,我必须为自己的历史负责。那时我考虑的不是个人安逸问题,而是怎么为国家负责。 警惕中国工厂找不到工人 环球时报:宗庆后认为,虚拟经济做过头了,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马云称,不是实体经济不行,而是你的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不行了。在您看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对立关系吗? 曹德旺:马云跟宗庆后都是企业家,而且都是浙江人,这个问题留给他们去争论是最好的办法。您问我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去查一查美国的历史,美国上世纪70年代实施了去工业化。去工业化,那么做什么?培养华尔街、硅谷、好莱坞啊!后来美国人觉得搞错了,因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提出要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口号。今天的美国税很便宜,为什么?因为它劳工很贵。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少人去制造业,都跑去华尔街、硅谷还有好莱坞。现在,我去帮它恢复制造业,去招募干活的人,结果发现,今天的美国年轻人还是不想到工业企业做。我想,完蛋了,再过十几年,中国如果也像美国那样,中国企业在第二代、第三代接班时也找不到工人了,我真的感到那时天要塌下来了。 环球时报:作为“中国首善”,您的慈善理念是什么? 曹德旺:有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我还在家乡建了公园、公路、综合科技楼。企业成功后我赚了很多钱,这些钱要捐献给社会。河仁基金会的资金去向透明,每年收多少钱,付多少钱,跟证券公司一样是公开的。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已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一个新的矛盾浮出来,那就是贫富两级有进一步分化的迹象。借助投资美国的机会,我对该国调研发现,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不仅注重发展经济,更关注社会和谐。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他们建立了一个成熟并行之有效的社会救济服务系统,这个不足3.5亿人口的国家拥有各类慈善机构200多万家,其中80%是企业或企业主家族出资成立的。这让我回想起父亲以前曾告诫的:有福者,必须先有量,福是从气量中求的。父亲还说,草没有心不会发芽,因此人必须要有良心。人的心有感恩之心、孝心、忠心、慈悲心等20多颗心,有多少心可以做多少事。做人首先要有感恩之心。福耀在全球9个国家都有企业,全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厂都是我的客户。这是国家给我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我很感恩国家。 从玻璃感悟出的人生之道 环球时报:您14岁辍学,做过放牛娃、卖过白木耳,当过工地炊事员。如今成为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您的成功和自信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曹德旺:自信必须有良好的心愿、正确的追求、海纳百川的胸怀。自信还是不断完善的过程。1987年我们去芬兰一家公司接受技术培训。那时公费出国,国家每天补助90美元生活费(含住宿费)。如果每天省吃俭用,半个月下来,回国时就可以给家里带回一个小家电,比如照相机等。所以,当时很多出国考察的中国团队,出国前一定自带方便面,希望当地华人或接待方多请吃几顿,节省开支。但我了解过,如果不买东西,每天90美元足够我们在芬兰的开销。因此,我规定大家不许带方便面,也不要外国人请吃饭。不要为了什么劳什子电器在国外把自己搞得太狼狈。洋人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但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一个人要有人格,一个国家同样要有国格。国家形象是靠每个中国人自觉努力去维护的。我们团在赫尔辛基的20多天,每天专心致志搞培训,尽可能多地学知识,从来不要求卖方安排宴请或旅游。临走前,那家公司的总裁主动要请我们喝鸡尾酒。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为中国未来做玻璃的人。 我把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跨国集团,自己从一文不名的贫苦青年成长为董事长,真可谓天道酬勤,这让我深刻体悟到“发展自我、兼济天下”的真实意义。我前年写了一本传记《心若菩提》,记载了自己的创业过程,里面的人都是真名实姓。我希望给年轻一代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以报答我们的国家。 结语:结下半生缘的玻璃给了曹德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在《心若菩提》中,他做了一个颇有深意的比喻。受到外力撞击后,普通玻璃破损处锋利如刀,而汽车安全玻璃化作豆粒大小的碎片,不伤人。使用真空镀膜技术的高档汽车玻璃,即使玻璃破碎,膜还附着其上。有先哲将世界称为“名利场”,古往今来,名利场下埋葬多少英雄好汉?名利之科学,取得有如真空镀膜技术。虽沐“名利场”中,却钝化气场辐射。似有若无,于在或不在之间,是谓道。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1月14日
2017年1月19日 -
张懿宸:资本寒冬还未来临
理事简介张懿宸,CCG资深副主席,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财新网】(记者 刘彩萍)2016年12月2日,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在出席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之多元资产配置策略上表示,并不赞同当前对于新兴产业大家口头禅式的资本寒冬的说法,他认为当前顶多是过完了资本盛夏,寒冬还在后面,目前市场依然处于流动性过剩的阶段。 张懿辰回忆道,在2000年互联网金融泡沫破裂的时候可称为资本寒冬,当时企业的估值只要高出6倍PE就不会再去看项目。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当前“哑铃式”结构比较明显,两头比较重,这两头分别是流动性最好的现金和回报相对较高的PE投资。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于PE的配置在明显增加。长线资金可以利用自身特点来增加投资回报,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组合风险增加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增加现金的持有,提高整个投资组合的流动性。 张懿宸指出,从西方资本市场来看,PE的回报通常对标的是标普500被动指数投资基础上加5%,高回报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收购,主要是控制型收购,对公司的基本面做出改变,更换管理层或者给管理层增加激励;二是加杠杆,如果平层收购后公司的回报是10%,如果加了一倍杠杆,回报就会变为20%,以此类推。 张懿宸坦言,当前资产的估值的确不便宜,主要是流动性过剩加上资产荒,中国式的去产能、去杠杆并没有造成倒闭实业或者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实际上去产能之后,煤价和钢价都涨了,去产能用“债转股”的方式,估值调整还没有到位,传统行业价值还未显现出来。文章选自财新网,2016年12月2日
2017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