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创业板有助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过去从1994年到2003年,爱尔兰平均经济增长率达7%,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被称为“凯尔特之虎”。金融危机爆发后,房价下跌50%,银 行股下跌90%,失业率高达10%,爱尔兰成为欧盟第一个宣布正式进入经济衰退的国家。这种“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爱尔兰的政府、银 行、民间不再把资金投入高科技产业与新兴经济,也是开始将房地产代替为支柱产业,因此使创造“爱尔兰奇迹”的知识经济与高科技产业缺乏资金。2006年, 爱尔兰一年新建地产项目可为每1000个爱尔兰人提供超过20栋新房子,这一数字是欧洲大陆4倍,爱尔兰也是欧洲过去十年房地产升值最快的国家。爱尔兰一 位经济学家哀叹说:十年前,我们鼓动在美国的高技术人才回国,称‘人才对于爱尔兰,就好像石油对于德克萨斯州’;如今,我们的市场只需要从海外引进建筑工 人;我们自称欧洲最富的国家之一,却竟然没有资金用于知识和科技创新,只有一大堆大多数人买不起的房子。
2010年9月16日 -
海归风险投资中国
风险投资是中国创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大批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给国内带回了大批风险投资。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极大地催化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2010年9月16日 -
海归职业经理人在中国
中国经济奇迹的取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开放政策引导下,大批外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来大量外资及就业机会,也快速推进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从而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
2010年9月8日 -
海归投资银行在中国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国企开始现身国际资本市场舞台,海外上市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 首选方式。2003年,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首创置业等国有企业赴海外上市;2004年,中芯国际、蒙牛在海外上市;2005年神华集团、交通银行、建设 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采用A+H同步发行,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首次公开发行。
2010年3月31日 -
海归企业上市华尔街
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共50多家,总市值400多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正推动新技术及传统产业发展,创造了企业在中国发展、在海外融资的新模式。
2010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