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朱海斌:全球金融体系挑战下 中国未来发展如何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摩根大通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本次论坛平行论坛二“全球背景下的金融改革与治理”的发言中指出,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或银行体系面临三个比较严峻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下滑。贸易全球化在危机之后进展大幅放缓,甚至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第二个挑战是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包括对资本的定义,对资本计算风险的定义、对资本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对系统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第三个挑战是金融科技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刚开始是区位链、支付各方面的,但是目前这个冲击越来越涉及到核心的金融业务,包括交易和投顾业务。这三个大挑战在中国一一对应。
2016年10月17日 -
林永青:“互联网+”与共享经济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价值中国网CEO,创融国际资本公司董事总经理林永青在本次论坛平行论坛四“互联网+创造共享价值”的发言中指出,为什么说这个“互联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为现在“互联网+”不仅仅在产业层面,包括经济、文化、金融,甚至以后包括政治,已经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分享经济其实就是由于产能过剩,用以租代售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2016年10月17日 -
张鉴钧: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普华永道中国/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张鉴钧在本次论坛圆桌论坛二“”的发言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未来面临的不只是竞争来自中国内部的竞争,也要考虑全球化条件下怎么来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我想就质量、技术、人才提三点意见:质量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去海外购买各种技术可以是提升技术的一种途径,但从内部解决技术或竞争力问题更重要。第三,能满足企业发展中对人的需要并留住人才,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2016年10月17日 -
何伟文:上层建筑的某些“逆向”不改变全球化经济规律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9月19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在CCG北京总部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何伟文在发言中指出,英国脱欧、“特朗普现象”、近期德国十万人大示威是三个差异甚大的事件,不应简单地将其与逆全球化划上等号:英国脱欧根源在于难民问题与欧盟政策中缺乏的普惠性,特朗普现象反映了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后果,德国的大示威则是对TTIP谈判中美国标准的反对。这些看似趋势性的事件仅仅是各种矛盾的结果,而全球化作为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未来走向并没有改变。他认为,未来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什么位置,将取决于如何找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关于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跨境人员流动的发展规律。
2016年10月17日 -
Tony Tala:中国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稳健地投资理念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莱克斯诺中国区总裁 Tony Tala 在本次论坛全体大会二“全球企业的产业合作与升级”的发言中指出,公司在小的时候,走一些灰色地带的事情,可能会给你带来竞争的优势,但是当公司做大的时候,公司变成了一个很复杂的结构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透明的高效的管理制度的话,这个公司是永远不会做大的,更是不会变成一个持久的企业。
2016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