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 提倡人才开放发展。致力于人才国际化研究,CCG在国际人才、国际移民、华人华侨、出国留学和回国发展等领域开展并承接重大研究课题,举办系列活动,出版相关图书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政策影响力。基于扎实且富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CCG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人才发展和移民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等重大政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影响力。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等蓝皮书,连续翻译出版国际移民组织(IOM)《世界移民报告》,在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出版包括 “China' 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在内的多部英文著作,填补了中国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空白。 社会影响力。CCG创办了“中国人才 50 人圆桌论坛”、“全球教育 50 人论坛”等品牌论坛,连续多年承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办“全球人才流动与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CCG 提出的筹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并在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上成功举办了“国际人才组织联盟--国际专家研讨论坛”。
-
尖峰时刻:全球化的十字路口
文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邵宇
2016年10月31日 -
甘思德:中美可携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都对当前的国际游戏规则不完全满意,这两个国家可以合作对其进行改革。”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美国著名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日前在北京联合举办的“WTO与全球治理发展新趋势研讨会”上,CSIS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中国商务与政治经济研究课题主任甘思德主张,中国与美国应合作共同领导全球经济治理,并对当前的治理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2016年10月31日 -
霍建国:全球治理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多边透明才能合作默契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2016年9月19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在CCG北京总部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其发言中指出,发达国家并不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输家”,“特朗普现象”代表了机会主义的政客借民意捞取政治资本的意图。从经济角度来说,全球化使发达国家成功实现了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移,摆脱了环境破坏的困扰,同时依旧在国际分工中保留了核心价值部分。
2016年10月19日 -
何伟文:上层建筑的某些“逆向”不改变全球化经济规律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9月19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在CCG北京总部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何伟文在发言中指出,英国脱欧、“特朗普现象”、近期德国十万人大示威是三个差异甚大的事件,不应简单地将其与逆全球化划上等号:英国脱欧根源在于难民问题与欧盟政策中缺乏的普惠性,特朗普现象反映了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后果,德国的大示威则是对TTIP谈判中美国标准的反对。这些看似趋势性的事件仅仅是各种矛盾的结果,而全球化作为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未来走向并没有改变。他认为,未来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什么位置,将取决于如何找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关于跨境贸易、跨境投资、跨境人员流动的发展规律。
2016年10月17日 -
王辉耀:积极参与、引领新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本次论坛的闭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是全球化最坚定的捍卫者、推动者或积极的参与者。未来我们还要见证全球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最终将推动中国积极参与下一轮的全球化进程。
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