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亚生:西方右翼强人政治的崛起
黄亚生,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编者按从2016年的美国开始,西方民主国家先后迎来了政府换届选举。这些选举见证了右翼极端势力的崛起。从美国的特朗普、法国的庞勒再到匈牙利的奥班.维克托、捷克的安德烈.巴比什…...右翼政治强人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人类大脑中存在着两套反应系统,系统1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系统2是需要主动思考的。MIT教授黄亚生指出,这些右翼强人的涌现,归根结底,是因为ISIS极端恐怖主义煽动起了西方最不理智的宗教力量,使得人们在面对危机时依赖系统1的判断,转向强人寻找安全。生活在不确定和危机的隐忧中,这是民众自发追求安慰的心理写照。全文共2906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小的时候在读《共产党宣言》的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开篇第一句话: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被这个幽灵结成了神圣的同盟。也许马克思和恩格斯今天会说:一个强人政治的幽灵在美国和欧洲徘徊,美国和欧洲一切右翼和民粹力量以及宗教势力都为这个幽灵结成了神圣同盟。 这是一个强人政治在世界大行其道的时代,从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到俄罗斯的普京,世界上的强人不断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收紧国家权力,巩固自身统治地位。而这两年来,右翼强人政治更是在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主国家生长、蔓延。强人政治在西方民主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西方民众处在目前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中时,强人政治在心理上可以给人一定的安慰和安全感。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是当今世界强人领袖的代表图片来源:搜狐危机之下,强人辈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指出,人类大脑中存在着两套反应系统。系统1 (System 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而系统2 (System 2)的运行则通常需要人类来主动的思考、选择,它是一个理智抉择的过程。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是用系统1来处理问题,也就是通过我们的一些本能和过往经验来快速处理问题和做出反应;大部分的人在少数的时间才会运用系统2做决策和思考问题。当面临威胁、危险和不确定时,人们就会更多依赖系统1,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做尽职调查,在政治领域,当人们认为受到外部威胁时,人们本能的会去拥抱能够给我们心理安慰的强人领袖,而与之相反,那种温和且理智的领导风格,其领袖魅力就会大打折扣。2011年问世的《思考,快与慢》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了人类的一些行为决策机制图片来源:豆瓣西方民主国家的强人政治就是在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下和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中迎合了大众这种寻求心理安慰和解脱的需求而应运而生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 2016年特朗普出人意料的赢得美国大选,就是强人政治在西方民主国家崛起的一个最极端的例子。特朗普拥有历史上大多数强人领袖的特征: 大力鼓吹民粹主义、无限夸大自己国家和社会正在遭受外部威胁, 宣称自己掌握着带领民众走向繁荣的灵丹妙药。特朗普在竞选时一直把自己的形象包装成一个强人领袖图片来源:网易无独有偶,特朗普不是近些年来在西方民主国家赢得选举胜利的唯一强人领袖。匈牙利强人奥班· 维克托在2010年借着金融危机赢得大选,就任总理,在2014年维克托更是以压倒性优势得以连任。维克托最为著名的举动就是在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时,在匈牙利边境建起围网,阻止以穆斯林为主的难民入境匈牙利。为了镇压难民,维克托更是不惜修改法律,允许军队对非法入境的人使用非致命武器。 匈牙利的近邻捷克也出现了一名强人领导。被媒体称为“捷克版特朗普”的捷克第二大富豪安德烈· 巴比什领导其率领的民粹主义政党ANO党(意为不满公民行动党)赢得立法选举,安德烈·巴比什本人也于2017年12月就任捷克总理。安德烈. 巴比什被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杂志称为捷克的“贝鲁斯科尼”式的人物。和意大利的右翼前总理贝鲁斯科尼一样, 安德烈. 巴比什上任后迷恋权力,热衷控制,也深陷腐败丑闻。(和特朗普类似,右翼强人多数是腐败的,无法无天的,相当多是商人背景。以后有时间我会回到这个题目详细展开。)安德烈. 巴比什和他的ANO党是右翼在欧洲崛起的一个缩影图片来源:网易除了匈牙利和捷克,波兰也拥有一名强人领袖。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自2005年当选后,一直被波兰人民视为波兰的精神领袖,享有很高的民望。卡钦斯基在外交上对波兰的宿敌德国和俄罗斯态度十分强硬。曾经有一次,因为德国媒体用“土豆”一词羞辱他的长相,卡钦斯基直接取消了对德国的访问。卡钦斯基虽然在2010年因为坠机事故身亡,他创建“法律与公正党”直到今天还把控着波兰议会,足见卡钦斯基的右翼幽灵在波兰政权中还颇有影响力。 除了美国、匈牙利、捷克和波兰这些西方民主国家,法国、荷兰和德国在2017年大选年也都迎来了冲击现有执政政府的强人候选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鼓吹法国脱欧并以强硬手腕拦截穆斯林移民的法国国民阵线领导人被称为“法国最危险女人”的玛丽娜·勒庞。虽然这些候选人没能最终赢得大选,但他们在选举时赢得的支持和掀起的波浪也进一步印证了强人政治在西方民主国家的抬头之势。2017年欧洲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右翼政党领袖曾在德国聚首,为他们各自的竞选造势图片来源:DW Mind缘何强人均来自右翼?值得注意的是,现今西方崛起的这一批强人领袖基本上都是右翼党派。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左翼强人的例子。特朗普和其领导的共和党已经从一个保守,传统的主流政党蜕变到今天一个极端的右翼激进党派。匈牙利总理奥班. 维克托领导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阵营也是匈牙利最大的保守主义右翼政党。捷克现总理安德烈. 巴比什创立的ANO党更是信奉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创立的法律与公正党也是波兰最大的右翼政党,信奉欧洲怀疑主义,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持怀疑甚至是抵制的态度。可以说,西方强人政治的崛起也代表了西方极右翼和极端势力的抬头。 当我们分析右翼强人政治在西方民主国家的崛起时,我们需要关注一条连接这些西方民主国家一个共同的纽带,那就是宗教,更具体来说就是基督教。可以说,右翼势力在西方民主国家的抬头和宗教原教旨的势力兴起很有关系。左翼政党的成员有相当的比例是信奉无神论者,即使信教的也是温和型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凝聚成员。同时,左翼政党的成员和支持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一般比较理智,不走极端。然而,西方的右翼政党大都和基督教徒有密切且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的票仓相当依赖教会组织的支持。匈牙利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捷克的ANO党和波兰的法律与公正党都信奉基督教民主主义,并在政策上偏向天主教徒。美国总统特朗普背后更是有强大的基督教的支持。2016大选中特朗普背获得了81%白人福音派基督徒的支持,有研究认为福音教派的支持是特朗普背赢得总统宝座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华人基督徒里,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占有极高的比例。 在当选后组阁时特朗普更是明确承诺福音派基督徒,将保留“福音派顾问委员会”(Evangelical Advisory Board),并且邀请他们参与政策建议。保守的福音派基督徒是特朗普最狂热的粉丝图片来源:新浪滋生右翼强人政治的土壤来自于伊斯兰教的极端恐怖事件。左派会运用系统2,会亮出数据,会强调这些恐怖事件虽然在个体层面非常严重,但从统计层面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被雷击毙的概率和在自家澡盆里淹死的概率都比被恐怖事件致死的概率高。)他们还会亮出数据表明右翼极端派的恐怖事件对西方造成的伤亡远远超过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事件。左翼阵营更愿意强调以对话,合作的和加强防御性的管理等传统模式来解决一个从理智上来讲本质上就是一个治安的问题,他们不会去刻意强调所谓文明与宗教冲突性,不会去煽动狂热的圣战。 但是左派的理智使他们的主张显得冰冷,不近人情,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的政策和政治纲领显得松散,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左派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显得苍白,缺乏感召力。ISIS极端恐怖主义煽动起了欧洲最极端的力量图片来源:laINFO近些年来,以ISIS为首的中东极端组织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用个别的、但曝光率和关注度极高的恐怖袭击事件成功地煽动起了西方最不理智的,原始的宗教力量,这些宗教力量和右翼强人领袖结成钢铁联盟,向科学,理智,启蒙价值宣战。这才是ISIS对西方民主社会造成的实质性的破坏, 他们用很低的成本把西方最不理智的势力调动起来了,让系统1完全压倒了系统2。回到《共产党宣言》的那个名言,对!确实有一个徘徊在美国和欧洲强人政治的幽灵,但它的后面有一个强大的系统1的支撑力量,这是西方右翼强人崛起的最根本的动力。文章选自亚生看G2,2018年3月21日
2018年3月26日 -
【经济参考报】数字中国建设进入高峰期
2018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我国将持续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研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各界对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认为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既是对信息化的迎合和推动,也能产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数字中国建设将进入高峰期,数字经济也将顺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目前,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中央层面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李朴民介绍,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促进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布局;二是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三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完善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是积极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以合作共赢来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李朴民透露,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未来将重点推动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研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政策措施;二是大力促进融合发展,在协同制造、农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快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方式,同时严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从工信部获悉,为保障数字中国建设,我国还将实施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其中包括:开展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启动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面覆盖、4G网络覆盖和速率进一步提升;完善国际通信网络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1500G;推进5G研发应用,补齐5G芯片、高频器件等产业短板,完成第三阶段测试,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实施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发展。 数字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 各界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已达成共识,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随着后续政策的出台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数字中国建设也将随之进入高峰期。 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已逐步成熟,相关应用也开始进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阶段,这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国内众多厂商已经开始推出大量人工智能应用。其中,百度、腾讯、阿里等国内互联网厂商,已推出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在内的多项成熟应用。百度更是宣布将加快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同时,上海等地还展开各类试点,并酝酿调整和制定相关法规,这将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扫清障碍。 5G方面,我国的推进力度同样不落人后。《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和相关电信设备厂商处获悉,2018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5G试点城市范围,同时适时启动5G网络的部署工作,并力争在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据悉,首个国际统一的5G全球标准将在年内公布,我国在标准制定上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一旦标准公布,我国的5G部署工作也将适时展开,有望成为全球最早实现5G网络商用的国家之一。 进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期的还有新一代互联网。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IPv6的部署,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将正式启动,并逐渐提速。届时,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有望大幅提升,并处于世界领先。这不仅会大大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将为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奠定网络基础,进而推动全行业的快速成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5G、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期,随着各类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数字中国建设将进入高峰期,会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各行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数字经济将成新动能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我国网民达到7.5亿,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0.1%,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26万亿元,网络零售年均增长30%。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但创造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还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工信部数据还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18.9%,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达到30.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9.9%。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和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潜力更为巨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还预测,随着数字经济向政务、公共服务等领域渗透,将继续形成高达千亿的新消费市场,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表示,“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应该有所为,而且是大有可为。”他认为,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构建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数字经济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并有望和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共同繁荣。文章选自经济参考报,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6日 -
【南方网】@特朗普:搞贸易战?没在怕的
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将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特朗普指派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15天之内宣布进口关税实施的产品种类。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上述产品种类最多可达1300多种。截至发稿,美国三大股指暴跌,道琼斯指数跌幅一度将近500点。 去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按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对中国发起调查,内容包括中国是否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以及强制美国进行技术转让等。 据路透社报道,莱特希泽原本建议特朗普每年对价值3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但特朗普要求莱特希泽将征税范围扩大了一倍。消息人士称,针对中国的关税将集中在IT和知识产权领域,征税范畴可能超过100种产品,主要涉及科技和电信行业。 商务部拟对3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3月23日上午,商务部在官方发布消息称,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的行为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中方根据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定》有关规定,制定了中止减让清单。如果中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达成贸易补偿协议,中方将对第一部分产品行使中止减让权利;中方将在进一步评估美措施对中国的影响后实施第二部分清单。中方保留根据实际情况对措施进行调整的权利,并将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履行必要程序。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存疑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特朗普最在意的就是巨额的贸易赤字。这是他要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根本原因。”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区经济研究主管高路易(Louis Kuijs)分析道,中期选举临近给特朗普带来的压力不无关系。特朗普曾强硬地在推特上要求中国将对美贸易顺差减少1000亿美元。去年,根据美国官方统计,美中商品贸易差额达到创纪录的3760亿美元。 不过,如果按照中方的统计,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为2750亿美元。商务部部长钟山3月11日在两会记者会上指出,“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了20%左右”,“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3月22日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也表示,在分析中美贸易逆差时,计算方法值得深入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测算,2010到2013年,以增加值核算中美贸易顺差,比以传统方式核算要低45%到86%。” 王辉耀还指出,美国在第三国的专利收入也没有计算在内。“在特朗普公布税收改革政策后,苹果宣布从海外向美国本土汇回3500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中国赚取的。”他说,“如果把这个数据计算进来,实际上美国的赤字会减少很大一块。” 高路易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有顺差,而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有顺差,且高达3000亿美元,这部分补齐了货物贸易上的顺差。另外,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计算方法,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由2007年9.9%下降至2%以下,部分原因是人民币的升值。 中方:不会怕,不会躲 近日,中方回应美国贸易举措的调门越来越高。3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 就在美国宣布基于301调查对华发起限制措施的前夕,中国钢企刚刚在美国法律框架内打赢了漂亮的一仗,保住了在美国28亿美元的市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月19日裁定,决定终止原告美国钢铁公司对中国钢铁的337反垄断调查。 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中方仍然在不断敦促美国珍惜两国的经贸成果。上述商务部负责人强调,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美两国建交近40年,贸易规模增长了232倍,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我们希望美方能够认清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不要做出损人害己的举动。” 王辉耀指出,美国进口的增长有效地平抑了通货膨胀,使美国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从1989年到2015年间的26年,年均通胀只有2.5%,同样是26年,从1963年到1989年,年均通胀为5.4%。” 此外,王辉耀认为,中美贸易还降低了美国的失业率。“我们研究发现,中美贸易逆差更大的时候,美国劳动力市场反而更强,失业率更低。这是有一定关联的。” 对于特朗普的征税计划,很多美国企业已经表示了反对。45家美国贸易协会在一封联名信中呼吁特朗普暂停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这些协会涵盖科技、零售、农业和消费品等行业,具体包括苹果、谷歌、IBM、耐克、沃尔玛等公司。 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3月15日发表声明称,如果特朗普政府每年对中国300亿美元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家庭从税改中享受的税收抵扣优惠减少三分之一;而如果关税惩罚扩大到600亿美元进口产品,其影响会更具破坏性。 美方专家反对过激的保护主义政策 “如果中美之间真的爆发所谓的’贸易战’,将产生连锁反应,给全球经济造成冲击。”高路易表示,冲击的剧烈程度将取决于美国征税的范围以及中国随后做出的反应。 高路易指出,如果美国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25%,结果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因为这仅占中国对美货物出口的八分之一。据美国官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060亿美元,美国对华的出口额为1300亿美元。 但高路易警告,如果特朗普采取更加激进的保护行动,让中国不得不采取报复措施的话,那可能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模型显示,如果美国对中国、韩国的全部商品施加25%的关税,并离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协议,同时,这些国家也对美国采取同样的报复措施,那带来的后果是:2018年,美、中、韩三国的增长分别降低0.1、0.5和0.1个百分点;2019年,美国和中国的增长降低0.7个百分点,韩国降低0.8个百分点。 3月22日,牛津经济研究院与走出去智库在北京共同举办全球经济展望研讨会。牛津经济研究院CEO兼首席经济学家阿德里安·库珀(Adrian Cooper)在会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超过去年的3.0%达到3.2%,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好记录,而且增长势头将在明年继续下去。 尽管前景看好,库珀却提出,应该警惕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我们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最大的下行风险就在于美国的贸易政策。”他认为,如果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措施过激,给美国经济带来沉重影响,那么美联储就会出手,通过降息来抵消影响。 @特朗普:搞贸易战?美国和世界都很受伤 近来,美国政府贸易保护动作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命令,决定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当地时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连日来,这些做法遭到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美国民众:贸易战将伤害美国经济 无助于改善美国人生计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说,打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穿着传说中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猬甲”,乱舞大棒伤人,自己却毫发无损。美国亦是如此。 根据美国国内一份民调,半数美国人反对提高钢铝产品关税。还有观点认为征税行为将对美制造业等下游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其他经济部门减少18万个就业机会。 “限制贸易措施对我们这样的农场来说是毁灭性的。”美国农民3月20日集资拍摄广告,警告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钢铝关税将伤害美国经济。 广告中,农民们表达了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担忧。“我们依靠自由贸易政策来维持出口市场”,“贸易战可能引发针对农民的报复行为,农业设备和成品价格将因此提高”,“当美国与贸易伙伴针锋相对时,农民付出了代价”。 代表美国零售、科技、农业和其他消费品行业利益的45个行业协会3月18日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另有报道称,芝加哥布斯商学院举办的“全球市场倡议”IGM论坛上,43名顶尖经济学家警告,征税无助于改善美国人生计,反而可能损害大部分美国人的利益。 业界担心,加征高额关税将冲击美国的农业、商品和服务出口,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令美国家庭遭受更高日用产品价格的惩罚,此举还将加剧不公平,扼杀就业机会,使金融市场下滑。 多国表态:孤立主义害人害己 将采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提高钢铁关税等行为将成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对此,国际社会纷纷发声批评贸易保护主义,并准备采取措施,予以回应。 德国总理默克尔3月21日说,若有必要,将对美国加征钢铝关税的政策采取“明确的反制措施”。 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默克尔3月21日表示美国的做法是“非法”的,孤立主义最终将伤害所有人。若有必要,将对美国加征钢铝关税的政策采取“明确的反制措施”。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法国反对任何贸易保护主义。” 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称,“自由贸易非常重要,这个清楚的认识对各国来说是共通的。” 目前,欧盟已准备回应美国的关税计划。德国电视一台报道说,欧盟寻求美国赦免钢铝关税的进程并不顺利,近日已发布对美贸易制裁的10页清单,涉及产品价值每年在28亿欧元左右。如果美国关税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突出,这一数字可能会增至64亿欧元。 据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印度贸易部正在就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进行相关讨论,可能独立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也有可能支持其他国家的上诉。 针对美国与中国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21日说,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打贸易战没有赢家。 “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她说,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 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会怎么打?更受伤的是谁? “在目前‘流行趋势’和极端刻薄的侮辱性反华言论作用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贸易战已不可避免”,“特朗普吹响贸易战的集结号,与美国最大、最强的贸易伙伴死磕到底”……从竞选期间开始,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一大“标志性”政策就是“对中国商品征收45%关税”,而让上述“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论调于最近集中爆发的是,特朗普提名的贸易“三驾马车”——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无一例外都在对华贸易方面态度十分强硬。这样一个鹰派组合仿佛是酝酿贸易战的前兆。如果真要有此一“战”,会是怎样的场景?想想中美的“身份”——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国,以及两国的双边贸易额——5980.7亿美元,就不难想象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不过,美国可能“受伤更深”。 美国的“眼中钉”与中国的“武器” “美国有三大目标: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增长;带来工作。”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德意志银行的研究称,为实现这些目标,美国的对华贸易战会首先从计算机与电子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等拥有较高附加值行业入手,这样能最大程度提振经济;考虑到“让就业重回美国”,也可能会从服装、皮革产业着手打贸易战。这些同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排名前二十的行业。 手段是什么?“贸易战没有教科书式的定义,但有其明显特征。贸易双方有敌对行为,且烈度比较大,破坏效果明显。”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说。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表示,比较常规的贸易战形式是,双方以反倾销或者反补贴进行贸易制裁和反制裁,通常的具体表现是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这种措施有可能是针对某一类产品。“更激烈的方式就是对对方所有产品加征关税,而且幅度比较高。”特朗普提出的针对中国商品的45%关税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大部分的学者、媒体分析都建立在特朗普的“45%关税”措施上。 如果爆发贸易战,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有多大?“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受到明显的贬值压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遭遇阻力。”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向《环球时报》记者列举出几种后果。《金融时报》认为,出口对就业拉动明显,因此就业首当其冲。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商品贸易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18%,占GDP总量3.8%。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对中国就业的拉动为59人次,从2012年数据来看,出口贸易有望产生1.2亿个就业岗位。基于此,对美出口可能涉及20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 “美国不敢贸然发动对华贸易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5%,但现在这一比例达到61%。2015年,美国与中国(包括港澳台)贸易额占其总体对外贸易额17.2%,“我们不希望发生贸易战,但也不惧怕。我们手中有很多牌。” “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中国拥有众多制衡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事务前主管、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伊斯瓦·普拉萨德说。“减持美国国债”是被广泛提及的中国“报复手段”,但普拉萨德认为,“中国拥有远比这更强大的武器——公开或悄悄限制美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仍是迅速增长的市场”,他说。“(他们还能)打破许多美国制造商已经依赖中国关键部件的供给链。” 《纽约时报》认为,美国一些最成功的企业将面临艰难的前景。比如,绝大多数苹果手机在中国组装。中国可以迫使苹果公司做出破坏性的高成本努力,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而自己却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另外,中国可以放弃波音的订单,转而和波音在欧洲的对手空中客车签合同;通过采取有利于大众等欧洲车企的政策打击美国汽车行业。 “中国从2010年开始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占美国总出口的22%,大豆占56%。波音飞机的26%以及通用33%的汽车都卖到中国市场。只要中国把这4种商品卡住,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替代产品,美国就失去了跟中国发动贸易战的资本。”周世俭分析说,“美国50个州哪个没有农业,特朗普上台就是靠中西部农业州的支持。如果贸然发动贸易战,得罪这些地方的农场主,就意味着他失去了政治基础。” “谨记80年前”与“回不去的30年前” “当特朗普滔滔不绝谈论对中国和墨西哥产品征收高关税时,批评人士称‘谨记关税法案’。”这位美国候任总统的贸易保护倾向,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回想起80多年前的一场灾难。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向所有对其出口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以“庇护”美国工人。人们广泛认为,该法案导致美国“大萧条”加剧。当年,一打进口鸡蛋的关税从8美分增至10美分,洋葱进口关税从1美分增至2.5美分。其他国家对此义愤填膺,纷纷报复美国。例如加拿大对美国鸡蛋征收的关税从3美分提高到10美分。此举收效显著:美国对加鸡蛋出口从1929年的91.9万打降至1932年的7900打。两年内,美国的总进口大跌40%。“注定回到1930年?”英国知名理财杂志《理财周刊》认为,特朗普应该吸取教训。1930年关税方案最终涵盖2万多种商品。 被提名为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的纳瓦罗认为,用80多年前的那场贸易战来敲打特朗普有些耸人听闻,毕竟,当年美国对所有国家提高关税,而特朗普仅针对中国和墨西哥。他承认,中国会报复美国,但前者也将失去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 现在的特朗普政府与中国,更多地让人想起30年前的里根政府与日本。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占据了美国50%的贸易逆差(有分析称,该数据有误导性,其中有37%包含中国向别国出口的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贸易赤字接近1500亿美元,其中日本“贡献”了将近1/3。“那时候,日本已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不断强大的工业力量对美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宋国友介绍说,因此,美国开始对来自日本的不同领域内的产品进行贸易限制,从纺织品、钢铁、彩电到汽车,最后贸易战升级为汇率战,1985年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汇率大幅上调,出口竞争力被显著削弱,经济自此一蹶不振。 美国CNBC网站分析称,特朗普可能会借鉴当年的经验,极有可能会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开始,以反倾销的名义开始对中国进行综合限制。 “现在的美国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周世俭表示,1985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而现在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另外,美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正在下降,1985年是34%左右,2015年是22.5%。 更受伤的是谁 当年的日本备受打击,而现在,不少学者更担心美国。“我认为美国付出的代价会比中国大。”国际投资分析师与企业家麦嘉华接受CNBC网站采访时表示,中国恐怕不会被“吓倒”,“作为一个国家,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但将所有新兴市场放在一起的话,后者对中国重要得多”。《纽约时报》称,中国已通过巧妙的投资,赢得从非洲到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CNBC网站文章认为,北京有可能忍住报复美国的念头,因为法国兴业银行认为,目前中国GDP对美国的依赖度还不到4%。 对于美国而言,“特朗普贸易战的‘死伤’数据将包括500万美国就业岗位”,美国麦克拉奇报业网站称。华盛顿州对贸易战的焦虑尤其强烈,因为中国是该州首屈一指的贸易伙伴,几乎占该州出口总额的1/4。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曾针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提出3种贸易战模式:对中国和墨西哥分别征收45%和35%关税,并遭到全面回击,爆发全面贸易战;中墨不进行全面反击,但采取一些反制措施;由于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诉讼中败诉或公众强烈反对等原因,发生不到一年的短暂贸易战。在最极端的“全面贸易战”情况下,美国2017年至2019年的GDP将完全停滞,之后的增长水平也无法赶上没有贸易战的情况;失业率将从现在的4.9%提高至2020年的近9%,480万工人失业,占美国国内劳动力的4%。“不管你喜不喜欢,美国与中国相互依靠……对于增长萎靡的美国经济来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评价说。 “如果发生全面贸易战,肯定全乱套了,两败俱伤。”周世俭说。宋国友认为,“贸易战容易走向失控,并向其他领域蔓延,其影响一发不可收拾。中美发生贸易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类似于征收45%关税的情况不会出现。”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斯泰西·布鲁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学理论表明,关税本身会降低国家福利”,特朗普说要提高关税,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的措施而已,而且,“不要忘了还有世贸组织等可以帮助调解贸易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有多大权力实行“45%关税”政策是个疑问。除了可能在国会遇阻,“美国贸易法中有规定,只有在紧急状态情况下,总统才有权提高进口商品关税最多至15%,有效期不超过5个月”,周世俭说。文章选自南方网,2018年3月23日
2018年3月26日 -
中伦合伙人张诗伟律师荣膺《亚洲法律杂志》2018年度“ALB 中国十五佳并购律师”
理事简介张诗伟, 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2018年3月20日,《亚洲法律杂志》(ALB)发布了其最新评出的2018 年度“ALB 中国十五佳并购律师”榜单,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诗伟律师凭借杰出的专业表现,荣登该榜单。该评选是对候选律师过去12个月参与的重大交易、候选人的行业影响力和客户评价等综合实力的专业评估,旨在认可和表彰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的中国顶级并购律师。近年来,中伦代表众多国内外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客户完成了一系列知名且复杂的交易,包括大型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以及跨境收购和海外投资并购项目。在这些成功的交易中,中伦律师凭借对中国法律和监管环境的深刻理解、对税务、财务和商业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丰富的执业经验与不同专业的律师精诚合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业内权威媒体评价中伦律师“反应迅速,质量出色,拥有并购、重组、战略性投资和结盟业务的经验广泛”。张诗伟律师自1999年开始其律师职业生涯,主要从事境内外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相关投资业务,尤其擅长资本市场相关投资并购业务,涉及TMT、医药及医疗大健康、消费、物流、新能源、环保、金融、制造等众多新兴和传统行业。在过去的2017年,张律师主办完成的较有影响力的代表性项目有“中信和凯雷收购麦当劳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控股权(该项目于近期荣获IFLR‘2018年度最佳私募股权交易’大奖,张律师亦凭借该项目获评Finance Monthly‘2017年度交易律师’称号)”、“中国人寿参与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并主要参与完成了“中国外运发行股份收购招商局物流集团”等项目。张诗伟律师被客户评价为“兼具境内外上市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丰富经验和深厚认知,立足总体格局又不失对细节的关注把握,是资本市场并购业务的优先之选。”张诗伟 律师合伙人 北京办公室业务领域:资本市场/证券, 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 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文章选自中伦视界,2018年3月20日
2018年3月23日 -
【Global Times】New immigration agency reflects openness to foreign tal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mmigration agency could better coordinate China’s management on immigration work and better guarantee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oreign talent, observers noted.China plans to set up a State immigration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considering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working and living in China which raised new requirements on immig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s, according to a document on an institutional reform plan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Xinhua News Agency reported. The proposed agenc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ordinating, formulating and enforcing immigration policies, border control, administering foreigners’ stay, managing refugees and nationalities, taking the lead in administering foreigners who illegally enter, stay or work in China, and the repatriation of illegal immigrant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migration administration, which experts have supported for the past decade, is expected to consolidate and eliminate the overlapping functions of departments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Liu Guofu, an expert on immigration law at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ld the Global Times on Tuesday.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the think tank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the agency is needed to cope with globalization and attract global talent rather than strictly managing foreigners. China’s demographic dividend is fading as the country becomes an aging socie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body will help the country transform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into talent dividends by luring more international elites, said Wang, adding that with a shift from attracting investment to introducing brilliant minds, China is capable of absorbing more global talent amid fierce competition. The CCG says the agency reflects China’s openness to worldwide talent, as the fierce battle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pels China to be more open, flexible and confident in creating a more open environment, CCG’s website said. It also helps China further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mprove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have a greater say in the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sector, CCG said. Zhang Jianguo, head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said more than 900,000 foreigners were working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2016,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rom less than 10,000 in the 1980s, Xinhua reported. A total of 1,576 foreigners were granted Chinese permanent residency in 2016, according to Xinhua.From Global Times,2018-3-20
2018年3月23日 -
【CNBC】China blames the US for its staggering trade surplus
China blamed U.S. export restrictions for its record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nited States.China expressed hope, however, that a solution can be found to settle trade issues between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Beijing was bracing on Thursday for an announcement from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of tariffs of as much as $60 billion on Chinese imports.China blamed U.S. export restrictions for its record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ut expressed hope that a solution can be found to settle trade issues between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 as U.S. tariffs loom.Beijing was bracing on Thursday for an announcement from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of tariffs of as much as $60 billion on Chinese imports, raising fears that the two countries could be sliding towards a trade war.The tariffs will be imposed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1974 U.S. Trade Act, focusing on Chinese high-tech goods. Trump says Beijing has forced U.S. firms to transfer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China as a cost of doing business there.Washington is also pressing China to reduce its staggering $375 billion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y $100 billion.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said it was unfair to throw around criticism about unfair trade if the United States won’t sell to China what it wants to buy, referring to U.S. export controls on some high-tech products."How many soybeans should China buy that are equal to one Boeing aircraft? Or, if China buys a certain number of Boeing aircraft should the U.S. buy an equal number of C919s?" Hua said, mentioning China’s new self-developed passenger jet.However, China still hopes it can hold constructive talk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a spirit of mutual respect to seek a win-win solution, she added.U.S.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China stood at $19.6 billion last year, with soybean shipments accounting for $12.4 billion. Chinese penalties on U.S. soybeans will especially hurt Iowa, the state that backed Trump in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is home to U.S. Ambassador to China Terry Branstad.Some Americans believe that China can’t find a substitute for U.S. soybeans, but that’s an "arrogant and naive" idea, China’s Global Times said in an editorial on Thursday.The widely read state-run tabloid is run by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s official People’s Daily, though its stance does not necessarily equate with Chinese government policy.Boeing jets have also been often cited as a potential target by China, which has been developing the C919 as part of its civil aerospace ambitions.The U.S. plane manufacturer, which has the biggest market share in China, said last year it expects China to buy more than 7,000 Boeing jets worth $1.1 trillion over the 20 years to 2036.’Won’t sit idly by’"With regards to the Section 301 investigation, China has expressed its position on many occasions that we resolutely oppose this type of unilateral and protectionist action by the U.S.," the Commerce Ministry said on Thursday."China will not sit idly by whil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hurt. We must take all necessary measures to firmly defend our rights and interests."U.S. Trade Representative Robert Lighthizer said on Wednesday the tariffs would target China’s high-technology sector and there could also be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Other sectors like apparel could also be hit.Trump is expected to sign a memo on the tariffs at 12:30 p.m. ET.Jacob Parker, Beijing-based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operations at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said the group wanted to know what action the U.S. administration wants China to take to improve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over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It’s really important for them to lay that out so that we have a strategy going forward and it’s not just tariffs for tariffs’ sake."Parker said China needs to adopt a tougher deterrent against counterfeiting and IP theft, and do away with joint venture and business licensing requirements that can be used to mandate technology transfers to gain market access."At the moment, it’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two sides to sit down and talk becaus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seems determined to go this way regardless of China’s maneuvers," said He Weiwen, a senior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 Beijing-based think tank.Trade wars are "good" and "easy to win," said Trump, having made election campaign promises to get tough with China over its huge surplus with the United States.On Wednesda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uled that Washington had not fully complied with a 2014 ruling against its anti-subsidy tariffs on various Chinese products ranging from solar panels to wind towers, giving Beijing a partial victory over the U.S. in the case.Limited impactThe measures planned by Washington so far are expected to have a limited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which is far less dependent on exports than it was a decade ago."Most Chinese corporates seems to be quite resilient against a potential trade war given the high share of domestic revenue," said Alicia Garcia Herrero, chief economist for Asia Pacific at Natixis.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sectors which will be relatively more affected,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sumer durables."In a possible sign of what is to come, Best Buy, the largest U.S. consumer electronics retailer, has decided to stop buying smartphones from Chinese telecom equipment maker Huawei, a sourc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old Reuters.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said the impact would be far greater if the United States significantly expands tariffs and throws in broad-ranging protectionist measures.Sectors with a large, direct exposure to the U.S. market, Moody’s said, included cork and wood products, furniture, office machines,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ical equipment, road vehicles,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electrical machinery, apparel and footwear, animal oils and fats.Analysts said U.S. companies like Boeing, as well as deals which require Chinese approval, could also become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should a trade war break out.Boeing this week announced a $3.6 billion order from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subsidiary Xiamen Airlines. Chip giant Qualcomm is still waiting for Chinese approval for its proposed $44 billion acquisition of NXP Semiconductors.U.S. electric carmaker Tesla is in long-running talks with Shanghai authorities to build a local manufacturing plant in the city.From CNBC,2018-3-23
2018年3月23日 -
【ECNS.CN】Observers see trade friction as solvabl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top official is calling on countries to remain calm as relations simmer between the U.S.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especially China. A statement issued on Tuesday by IMF Managing Director Christine Lagarde came amid widespread concerns that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is about to impose up to a $60 billion punitive tariff annually on China for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Trump’s recent orders to impose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imports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security. "I joined others in reiterating that we should avoid the temptation of inward-looking policies and, rather, work together to reduce trade barriers and resolve trade disagreements without resorting to exceptional measures," Lagarde said in the statement issued at the end of the G20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meeting in Buenos Aires, Argentina. Her message, without naming a country, is viewed by experts as being directed at the United States. She had previously warned about the dangers of protectionism, although she did not provide specific names. Edward Alden, the Bernard L. Schwartz senior fellow at the Washington-based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said a possible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could be highly damaging to global trade rules guided b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 worry these actions are going to mean the countries won’t feel in the future like they don’t have to abide by the WTO rules," Alden said on Wednesday in Beijing after addressing a workshop with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He said China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lming down trading issues. "This will be a big test for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he U.S. is behaving in unpredictable ways. The world really needs China to behave in cautious and predictable ways." He added, "We are going to need negotiations involving the U.S., China, EU and others to try to strengthen the rules and make them work in a new economic situation." However, he said he was "worried about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negotiation going 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mostly because of the resistance on the U.S. side". Frank Lavin, an undersecretary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U.S. Commerce Department from 2005 to 2007, described Trump as someone "who came from an environment where being provocative or disruptive has some benefits". He said maybe it worked in Trump’s real estate business, but it doesn’t when the parties seek a normal relationship. "But he has an old habit," said Lavin, now chairman of Edelman Asia Pacific. He said he hopes China and the U.S. can "avoid any kind of trade war, trade conflict". "And historically that tended to be the case," said Lavin, adding that there have been occasional tariffs and points of friction, but they have not been systemic in the long term. "So I certainly hope we can stay in that spirit," he said.From ECNS.CN,2018-3-22
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