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田溯宁:“万物+”新时代即将到来
理事简介田溯宁,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数字经济浙江互联网双创会”论坛上,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发表了关于“万物+”的主题演讲。田溯宁认为,随着5G的落地,将引爆万物互联的“万物+”时代到来,我们将身处在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无处不在的感知、网络和智能系统,促成万物皆可连、万物皆赋能,这将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梦想世界,这将是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的伟大时代。【田溯宁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分享“万物+”时代】时代在变:通信技术升级驱动世界的变革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进化、加速创新的时代。贸易模式在转变、新形态企业不断降生,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数字化,这一切都跟通信协议和技术的变革有深刻的关系。1992年,当运营商最终“二选一”选择IP网络,抛弃X.25协议时,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得以发展,但当时的技术条件仍然限制了人们对互联网发展的想象力。 今天,全球运营商确立NB-IoT标准,就像上世纪90年代IP网络成为运营商的标准之后,整个互联网才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这将改变“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万物互联。我们经历了以PC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互联网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万物+”时代。“田溯宁认为:“不久的未来,我们将身处在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医疗、农业乃至各行各业,都将被‘万物+’重构。无处不在的感知、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促成万物皆可连、万物皆赋能,进而形成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生产与服务模式,这将为人类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之前,大家没想到今天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创新,比如共享经济、移动电商、社交平台等,这些在没有移动互联网是很难实现的。而在“万物+”时代,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机会。当每一个家电设备,每一辆汽车,每一个城市的停车场甚至我们每个人的服装、眼镜都被连接起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万物+:将衍生出全新的应用领域和商业模式从具体形态上看,“万物+”是以万物有芯片、万物有传感器、万物有数据、万物有智慧、万物皆在线为基础,人、数据和设备之间自由沟通,产品、流程、服务各环节紧密相连的全球化网络。各行各业将通过“万物+”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尽管从4G开始,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兴起,但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智能生活,4G不足以支撑“万物互联”,距离真正的“万物互联”还有很大的距离。而5G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将能为“万物互联”提供必要条件, 未来不仅仅是电表、水表、手机接通网络,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能放牧/种植、物流实时追踪、远程驾驶、车联网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等……这将是人类快速重建生存空间的过程。“田溯宁表示,“万物+”实现了从物的连接,到事与物连接,将孕育出无数个再创新机会。新材料、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可植入技术、3D打印、无人驾驶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同时,“万物+”还能打破垂直行业的“信息孤岛”,将生产者、消费者、经销者、管理者和调度者以及各种设备和服务连接起来,带动万物协同,衍生出全新的应用领域和商业模式。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ICT生产国,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加速推动“万物+”奠定了基础,中国拥有物联网最完整和领先的产业链,有可能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万物+”社会。另一方面,国内规模化消费和应用市场的兴起,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车联网、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逐渐推动我们进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赋能的新时代。因此,未来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要做好“万物皆运营”的商业准备。万物互联:万物皆有风险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已有超过83亿台联网设备。据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接入量将会达到260亿台,并且平均每天还有550万设备连接到整个网络中,新增的商业设备和系统中将会有超过一半会包含IoT组件。然而,数以万计的漏洞风险和持续演进的攻击手段,造成了物联网运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用户的数字化掌控能力渐失渐远。 随着IoT多层弱点的暴露,智能设备被劫持、IoT DDoS攻击、勒索软件滋生等随之而来安全问题将会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在“万物+”主宰的新时期,网络安全的“木桶效应”将更加明显,包括设备制造厂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安全厂商乃至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共同探索协作机制。“针对万物互联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田溯宁表示:“安全是万物皆运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消除用户对于安全性的疑虑。可通过云安全、AI技术、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形成大融合、大集成,为新型威胁治理提供有效工具,为‘万物+’提供可以信赖的保护力。在‘万物+’主宰的产业互联网下半场,亚信安全在做好客户运营使能的同时,更有责任让用户的数字生活可以信赖。”文章选自亚信集团,2015年12月5日
2018年1月8日 -
朱锋:2018中美大国关系前景仍值得看好
专家简介朱锋,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世界跨入新的一年,不少学者对2018年的中美关系忧心忡忡,原因是半个月前公布的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一份重要的美国外交与防务政策文件,其对中国的论述是2002年小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公布以来最为消极、最具有对抗性质的。然而,这份报告并不必然预示着短期内中美关系中“冲突与对抗”的成分将急剧上升,也并不必然意味着2018年中美关系的基本轨迹将出现重大变故。 2018年的中美关系有望继续在合作与竞争共存中前行。对华政策短期难有大调整 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表明,美国军方和战略界对“中国因素”的判断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对中国的能力与意图的描述也很“美国化”,但报告的内容难以在中短期内转化为重大的政策调整。相反,报告的“中国认知”依然受限于特朗普政府总体的内政和外交战略思路,也难以在短期内演变成重大的对华政策调整。 首先,报告定义中国为“战略对手”并非是第一次,2002年小布什政府就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2006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是把中国直接视为美国正在面临的“最大战略挑战者”。2017年报告的最大变化,是强调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再度重现“大国竞争”。 从2002年到2015年的6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将“确保美国 ‘不受挑战’的、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列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2017年的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战略对手”地位放到“大国竞争”的语境中,是特朗普政府在间接性地预示某种“战略收缩”——白宫不愿再一味地陶醉在“单极霸权”地位以及四处充当“世界警察”。美国主导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做法需要更聪明,需要更多的盟友来共同承担代价。这等于变相地宣告美国以往想要确保的“不受挑战”的“单极”战略力量地位的论调,正在出现调整。 其次,2017年的报告耸人听闻地将中国这个“战略对手”的冲击,集中在经济、金融和技术领域,给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扣上“不正当竞争者”的帽子。将中国影响力上升的根源聚焦到经济、并将中国对美国的挑战侧重在影响力,这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一判断的根本目的,既是为了能够继续在对华经贸关系上推行特朗普政府以双边施压为主的“经济民族主义”,同时,也是为了印证这份报告第一次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国家安全重要目标的合理性。 第三,2017年的报告把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将中国在南海、东海的维权行动与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和在乌克兰的行动“等量齐观”,这在美国战略界并非第一次。2015年美国前防长卡特就做过类似的“比较”。在西方外交与国际关系话语体系中,“修正主义”并非是指意识形态上的改变,而是特指某些国家对领土现状不满,谋求通过包括武力手段在内的国家力量,改变规定领土划分现状背后的国际条约规定与国际法规则。美国无端给中国“扣帽子”做法其实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策强势,然而无论是南海、还是东海领土争议,目前局势趋缓和趋稳的现状,特朗普政府不可能视而不见。美国事实上也缺乏现实的政策手段能够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大肆兴风作浪。“中国因素”并非首要议题 2017年报告的重点,并非是如何调整中国政策,而是要继续推进特朗普和他的政策团队的安全战略理念。具体来说,一是继续强化“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方针。除了2018年美国军费达到7000亿美元,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值之外,特朗普政府新的武器采购计划、美国核力量更新计划、美军官兵的待遇改善计划等等,都需要在未来几年大幅度增加美国军费支出。尤其是近期有关人工智能用于军事领域、并有可能带来新的军事变革的讨论,美国战略界许多人开始主张特朗普政府应该宣布第三次“抵消战略”,即通过增加美国的军事技术研发投入、继续确保美国在军事装备上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 二是为美国军事与战略力量的优势,打造更为强大和可持续的经济、财政支持。这是2017年报告第一次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的国家安全目标的根本原因。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通过经济和金融领域内的“固本强体”,来确保美国的战略优势。 三是将短期内的军事威胁重点,明确地放在朝鲜、俄罗斯和中东问题上。这些问题在中短期内显然比“中国因素”更具有即时性的“威胁”。这份报告短期内不会导致特朗普政府的中国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相反,无论是在朝核问题、中东与伊朗问题、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合作期待难以降低。2017年报告所揭示的美国战略界对中国因素认识的消极化,在中短期内更难以转化为以中国为优先事项的政策转向。对这一点,我们既要有战略定力,更要有战略信心。“特朗普警钟” 2018 年,中国需要继续加强主动塑造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意志与能力。在今天已经难以回避的中美战略竞争中,随着中日关系的升温、中韩关系的改善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合作升级,美国想要在亚太地区热点问题上给中国“挑事”并非易事。2018年中美之间最为迫切的挑战其实还是在经贸、金融和货币领域。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宣布新的美联储主席的人选,现任主席耶伦将离职,更加保守和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鲍威尔将上任。美联储为了配合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减税法案,很可能会在2018年宣布多次升息措施,配合资金向美国的回流、实现美元贬值以及扩大美国的出口优势。2018年将很可能出现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央行行长大战”。在美元加息或者减息频繁化,减税和美国出口增长齐飞的时刻,如何预防和回应美国的货币、金融和财税冲击,维护本国贸易、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健康活力,将是2018年中美关系真正的看点。 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开始更多地注重激活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金融活力,这份报告客观上给中国敲响了“特朗普警钟”。这就是大国竞争说到底,争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社会公平与凝聚力,以及良好的货币、税收与国家宏观调节能力。中美竞争,谁能在经济、社会与体制等问题上“笑到最后”,谁的大国地位才能真正“走得更远”。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8年1月5日
2018年1月8日 -
沈南鹏:香港新机遇—全球数字经济的连接者
沈南鹏,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全球数字经济:深化合作 增强互惠”近日在乌镇举行,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徐主任、尊敬的袁省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乌镇互联网大会,非常荣幸。与前几次来乌镇大会发言的主题不同,今天我想聚焦一个相对没那么宏观的,但是对中国数字经济十分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数字经济发展到智能时代,香港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在互联网前面两次浪潮中很好地把握了机遇,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的电子支付相当于美国的11倍,电子商务占到全球40%的交易量,在金融科技里面,全球最大的23家非上市公司就有9家来自中国。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22万亿,占到了GDP的30%,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接下来如何能够抓住“一带一路”和智能时代的机遇,谋求更好的发展,我想有两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加速地走出去,进一步面向国际市场,开阔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习大大在这次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倡导了“一带一路”,这是数字经济的巨大蓝海,中国的数字化、全球化进程正在逐渐展开,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在RD上面做文章,特别是“R”环节,研究硬科技、黑科技,还就很多发力空间,在这两个方面上我认为香港能够提供很大的价值,只是一直以来其价值被很大程度地忽略了。我在香港工作生活了已经几十年,特别是过去两年,红杉以打造香港创新生态的这样一个角度,关注了香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些问题,这使得我对数字经济、智能时代香港的创客发展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观察。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将香港这块可能被忽略的重要宝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相信香港能很好地嵌入智能时代,并且能在中国数字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创造价值,并且在这过程中香港自身的经济也会产生一个转型和升值的机会,香港大家都知道一直以来是内地与世界之间的超级连络人,“一带一路”发展当中,香港将以独特的优势发挥世界数字经济连接者的作用,数字“一带一路”上面,中国牵头,沿线各经济体独具特色的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链条纷纷涌现,拉动跨区域、跨文化、跨产业的经济发展。 内地以商业创新和经济模式见长,相对看来我们在专业服务上我们略有不足。香港在投融资、保险、仲裁、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恰恰具备非常明前的优势,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为“一带一路”助力。第二个香港具备了世界领先的智能科技领域的研究能力,可称为智能产业的研发中心,以及产品原型的输出地,并且与珠三角连接,实现香港研发、孵化,加上珠三角智能制造这样一个智能产业链。 我们来看看优势,香港有超过一百个人工智能领域现在的在研项目,拥有世界领先的一批研究学者,大家很熟悉香港科技大学的杨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汤晓鸥教授等,杨强教授还是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的主席,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3万亿,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学府在智能相关学科的排名也是领先的。过去两年,我们有幸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教授、陈教授,搭建了一个香港创客的平台,更是发现了很多了达到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能够与世界级商业对接的项目,这些都是香港数字经济发展的富矿,还未深度开采,现在我们围绕这一富矿做精准的勘探定位,甚至是为开采准备环境。 在智能时代,未来香港应该出现像大疆这样典型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优秀企业,考虑到香港在传统金融、医药、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既有优势,香港尤其有可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生命科学几个领域出一批好产品、好项目。而当香港的研发与珠三角的产品研发,与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时,将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产业链的打造,以及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设起到重大的作用。智能产业的发展,软件、硬件、服务将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相比美国的硅谷一直以软件研发在本地,硬件制造靠海外的发展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在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里面就能实现软件研发、硬件生产和服务的协同发展,因此较之硅谷更具在智能发展行业的潜力,也必将是推动智能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与一般者不同,香港是有自身的实力成为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在连接世界的当中,香港本身发展的新动力也将被激发出来,一段时间以来,香港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我们知道香港的服务业占比比较大,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足2%。由于制造业占的结构比较小,服务业发展又严重依靠实体经济,因此香港经济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比较低。香港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已经积极推动再工业化改善这一局面。而“互联网+和智能+是再工业化的工具,同将香港积极融入大湾区智能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时,香港也拥有更长的产业链和更广阔的市场。一个数字时代的金融港、科技港、创新港,不仅仅是做好全世界的连接者,也是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种深度融合将是香港经济转型的机遇,也是全球数字化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谢谢大家!文章选自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2017年12月4日
2018年1月8日 -
【China Daily】New visa rules streamline process for top talent
It is now easier for top overseas talent to spend time in China getting to know the country before having to apply for a work permit, government officials said.Under regulations on issuing R visas that took effect on Monday, foreign experts whose skills are in urgent demand would be allowed to stay in China for up to 180 days at a time, with multiple entries on a visa valid from five to 10 years.The policies would also apply to the expat’s spouse and children.Top scientists,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 and other talent with specific high-level skills that are in ne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all qualified to apply for the visa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released jointly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treamlined applications also are available for the visas, said Gao Xiang, director of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Applications can be done online without any paperwork and are free of charge. "Information uploaded by applicants will be shared by all the three departments, which will save the applicants’ time since they won’t need to hand in the information repeatedly," he said. He added that the time it takes the departments to judge whether an expat is recognized as top talent has been reduced from 10 days to five days, which is much more convenient for expats. Once the expat is certified, the visa can be issued in two days.Gao said the regulations reflect that China is implementing more open, inclusive, proactive and effective policies on talent, which makes the country more attractive to high-level talent globally. "The regulations have been well-received among expats who want to work in China since they were released," he said. "The first confirmation letter for high-level foreign talent was issued on Jan 2 and we’re now receiving more applications and inquiries." Wang Huiyao,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a think tank in Beijing, took part in the proposal of the policies and was glad to see the regulations come into effect. "By issuing the visa regulations, China is sending a signal that it welcomes top talent from across the world and that it’s willing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such talent to work and live in China," he said. From China Daily,2018-1-5
2018年1月8日 -
黄亚生:特朗普的反移民“新政”将重创美国经济
黄亚生,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特朗普政府将对H-1B签证进行大改动,这将把大量创新性人才拒之门外,必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编者按 包容移民的自由精神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然而元旦刚过,就传出特朗普政府拟将推出限制H1B签证延期的提案,一旦通过,大量的H1B 签证群体,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将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在绿卡申请未获得批准时将无法保留原来的H-1B签证,从而被迫离开美国。对特朗普还抱有幻想的人该醒了!特朗普的这次举动仅仅是其一贯反移民立场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正是移民支撑了美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限制移民将严重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本文由“亚生看G2”授权,首发在FT中文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共3419字,阅读时长约7分钟。 新年伊始, 持H-1B签证的群体很可能将面临特朗普移民政策变化的又一个残酷寒冬。 2017年12月30日,麦克拉奇报业公司华盛顿分社报道称,据美国两名看过提案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将对H-1B外国技术工人签证进行大改动,正在考虑制定停止H-1B有关签证延期的新法规。这项措施一旦出台,将会影响成千上万的外籍员工,他们在绿卡申请未获得批准时将无法保留原来的H-1B签证,从而被迫离开美国。首当其冲的是印度和中国。据统计,2015-2016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了328547,占全部在美留学生人数的31.5%。“留学美国——申请H-1B——申请绿卡留在美国”这条从前的坦途,现在充满了未知的变数。印度和中国在2016年占据了82%的H1B签证份额图片来源:美国国务院 根据H-1B签证现行的相关法律,允许有效期为三年的H-1B签证延期三年。如果在这六年结束时能有一个待定的绿卡(永久居留)申请,那么H-1B签证几乎无限期地延长,申请人可以合法地留在美国工作生活,直到绿卡处理完成。 据了解,这一提案是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承诺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倡议的一部分。然而,多年以来,数十万熟练的外国工人,特别是印度人和中国人,通过H-1B签证留下,从而解决了美国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其中有不少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包括美国最有名的公司的CEO,譬如都是印度出生的微软公司Satya Nadella和谷歌公司的总裁Sundar Pichai。H-1B签证获得者中的大部分都成为了美国的永久居民或者公民,他们同其他的移民一起,为美国社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巨大价值。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一再承诺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移民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人口署2015年的报告显示,当时的美国移民就超过4600万,约为第二名德国的四倍。联合国人口署将移民定义为在非出生国居住超过一年的人,包括难民、留学生、驻外工作者等。不仅如此,难民在国外所生的子女,不论其是否拥有当地的国籍,也被联合国定义为了移民。在这种定义下,美国每年的移民数,包括了预估的非法移民数量,在世界各国里仍是排名第一,而且数量远远超过了排名第二的国家。移民为美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可以说,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塑造了现在的美国。 正如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大城市集中的过程一样,美国移民的过程大多也是自发的,并且大部分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据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每年大约有100万新移民到达美国。就像资本和商品的流动一样,人口的自由流动也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对于移民的输出和输入国从长远来看都有好处。美国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地位,高质量丶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健全完善的社会福利,良好完备的保障体系等等。而移民对美国发展的贡献也是非常显著的。 2016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一项关于移民对美国经济影响的报告。这份长达500多页的报告汇集了14名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对移民的影响普遍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移民宣誓加入美国国籍,他们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图片来源:凤凰网 报告指出,外来移民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和智力资源。研究劳动力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移民进入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支更为灵活的劳力大军,使得美国各行业在向消费者提供相对廉价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辅助了美国高科技经济的持续增长。另外,近年来大量涌入的高技能移民,尤其是技术和科学人才,他们激励创新,帮助创造就业机会,对美国技术领域和工人阶层产生了重大直接的贡献。 尽管特朗普政府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美国公司聘请外国工人的难度,但美国工业界申明了对H-1B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且认为美国并没有培养出足够的具备必须技能的STEM毕业生。正是那些年轻的,外国熟练技术工人增加了美国政府的税收,提升了美国的经济。如果美国把这些人排除在外,那他们就会惠及人口输出国的利益。这些人将回到他们的国家开始建立当地版本的Facebook和Ubers。美国科技专家警告说,这种现象已经发生在中国。 亚当·斯密(Adam Smith) 在《国富论》中谈到,当劳动者变得专业化,并自行分工时,经济就进入最佳运行状态。 移民和美国本土居民实质上就是一种分工关系,是一种互补的经济关系,这也是美国主流支持移民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城市化的逻辑是一致的,就是需要多层次人群。所谓的“高端”和“低端”职业与人群群体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正如一个高新科技行业区域的产出取决于员工的能力,也取决于周边生产因素的存在。一个熬夜加班的科技企业也需要有人给它的员工供应和递送餐饮,相比之下不那么高端的餐饮业和快递业的存在,会提高科技企业的产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图片来源:爱洋葱 美国华盛顿的卡托(Cato)研究所是一个传统上支持共和党的,提倡自由市场政策的研究机构。但在移民问题上,卡托研究所的立场是鲜明的。该所的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里斯沃尔德(Daniel Griswold)说:“在劳动力市场上,移民通常会从事那些需求很大、而劳力供应很少的行业。这些工作通常分布在就业结构的上下两端。而对于那些来到美国的低技能移民来说,他们常常会做一些大多数本土美国人不感兴趣的工作,比如说在烈日下摘莴苣、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廉价商店里洗地板刷厕所、当园丁、当建筑工人等等诸如此类的工作。” 而非法移民承担的工作,更是本土美国人不愿意做的。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有710万的美国餐饮从业者为移民,本土从业者为510万。另据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约有110万餐饮从业者为无证移民。在美国,餐饮业对无证移民的依赖程度仅次于建筑业。2017年2月,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USICE)在一周内全美大范围搜捕无证移民的行为,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无移民日”活动,包括纽约、费城、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等城市在内,餐厅和商号停业一天,数以万计的餐厅、建筑公司等其他企业商家移民员工,以罢工、罢课、拒绝购物等方式参与到抗议中。CNN的报道称,“无移民日”草根运动的目的在于抗议特朗普的移民和旅行禁令,以及突出移民群体对美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劳动和消费贡献。美国多个城市于2017年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无移民日”活动图片来源:搜狐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家乔瓦尼·佩里(Giovanni Peri)也写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对比了高移民水平和低移民水平的州的劳动市场。他认为,没有合法身份的工人并没有和主流的本土技术性的工人争饭碗,相反,前者对后者构成有益的补充。在没有合法身份的移民较多的州,技术工人挣钱更多,工作时间也更长;整体经济的生产率随之提高。从1990到2007年,没有合法身份的工人通过互补工作,把合法工人的薪金提高了10%。虽然在短期内,从事低端就业岗位的移民会对本土出生的美国人,特别是高中辍学的人带来工资收入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更多的移民人口也会提高生产率,对本地居民工资的负面影响远远小于移民人口带来的正面影响。 移民往往会成为接纳国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替罪羊。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美国的反移民情绪就会不同程度地抬头。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呼吁打压非法移民,称他们“直接与弱势美国工人竞争”。他说:“提高工资,确保工作机会首先应该向美国工人提供。”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3月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时所有选民中57%表示认同“移民通过辛勤工作来加强美国”,而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认可的仅仅为20%。所有选民中有35%表示,“移民通过找工作,住房和医疗保健给国家造成负担”,而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持该观点高达69%。皮尤研究中心还在2016年八月份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特朗普支持者将移民问题描述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移民“比美国公民更有可能犯下严重罪行”。在工作方面,有35%的特朗普支持者说移民从美国人那里获得工作,而在所有选民中只占24%。皮尤研究中心还在2016年八月的研究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特朗普支持者将移民问题描述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移民“比美国公民更有可能犯下严重罪行”图片来源:皮尤中心 实际上,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显示,从长期来看,移民是美国政府财政收益的贡献者,移民汇款也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有助于减少跨国不平等,它是可能的国际移徙所必需的。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弗朗辛·布劳(Francine D·Blau)在报告中指出,第一代新移民的花费通常比给政府缴纳的税款要高得多,其中大部分成本都落在州和地方政府之上,主要花费在移民家庭子女的教育上。对于这些政府,第一代移民的年度总成本约为570亿美元。但这些家庭的第二代移民,其教育水平和纳税能力都有所提高,将成为政府财政收益的贡献者,每年为政府增加约300亿美元的财政收益。到第三代,移民家庭每年为政府财政贡献约2230亿美元。移民并不是政府预算的负担,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益。 包容移民的自由精神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接连不断的移民潮使美国在人口上保持年轻,经济上保持灵活。移民的存在,对内使美国生产者能降低物价,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对外增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贸易和投资能力。特朗普执政的一年时间里,减少进入美国的难民人数,处理无证非法移民,逐步取消临时保护制度,不断大幅度削减合法移民,这种排外的“美国第一”已经从实质上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我稍后将专门就反移民政策对美国核心价值的打击写一篇文章)。这样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必将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美国自由女神像矗立在纽约港口,代表着美国欢迎移民的价值观图片来源:搜狐文: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 黄亚生 本文经“亚生看G2”授权,首发在FT中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年1月8日 -
汪潮涌:新经济、新产业能为中国走向新时代做出更大贡献
理事简介汪潮涌,CCG副主席、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 中国日报网武汉11月10日电 11月9日,“资智回汉·梦圆大武汉2017湖北武汉创新驱动发展高峰论坛暨信中利CEO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圆满落幕。信中利董事长汪潮涌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经济、新产业能为中国走向新时代做出更大的贡献。 汪潮涌说,创投关注的是推动创新型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让实体经济摆脱过去产能过剩、钢筋水泥低附加值的状况,走向高品质、高效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以及高度国际化,从传统实体经济走向五高创新型的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对未来的金融行业强调了三点,包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就是说,企业以后要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股权和企业债这种直接融资的支持。” 他进一步表示,信中利投资的这些行业,正是国家希望在未来发展的战略型新型行业。微信、购物电商、电子政务、企业应用、通信、数字娱乐,都已经让我们享受到了新经济带来的好处、效率和便利。未来新经济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新一代的互联网、更方便安全的电子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等等,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惊喜,给我们生活品质带来提升。 他总结说,这些行业的发展能更多地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目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也有类似的论断。所以新经济、新产业能为中国走向新时代做出更大的贡献。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好的创业团队,让他们的创业理想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获得相应回报,回报我们的股东,这是非常良性的循环。 汪潮涌认为,湖北最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业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汽车、航天航空、船舶、轨道交通等。 在11月9日的高峰论坛上,他还宣布向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捐赠1亿元。他在接受专访时就此表示,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回馈之情,是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的,此次捐款是践行中国人感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文章选自中国日报网,2017年11月10日
2018年1月8日 -
马蔚华:民营企业的美好未来并非唾手可得
理事简介马蔚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民营企业美好的未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我理解:因势而变的经营观、创新创业的进取心、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报效社会的责任感。”11月28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创造奇迹的主角之一。正是因为他们的拼搏努力,才有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大量的就业岗位,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马蔚华也强调,企业家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市场跌宕起伏,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艰难进行,尤其财税政策变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部分民营企业家陷入经营困境,企业家在前进道路上有奋斗也有困惑和彷徨,在此形势下,国务院去年颁发25号文件,就是给企业家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舞台。对于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马蔚华认为,传统银行正在经历脱媒,直接融资冲击过去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尤其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机构提供了防范和筛选风险的科学方式,各种金融机构和小贷网贷等类金融机构比过去更好的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难问题,当然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马蔚华强调,作为企业,也要为金融机构服务自身创造相应条件,“财务要透明、企业方向要明确,产业要有销路,这样的企业不愁贷款,不愁融资。”以下为马蔚华发言实录:马蔚华:我非常荣幸来主持这次企业家的论坛,大家看看在座的六位企业家和上一场的不同,上一场都是理论家、学者,这场都是实际企业,我本人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马蔚华。我们都知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是我们中国经济创造奇迹的主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不断地出现,正是因为他们的拼搏努力,我们才有社会财富的增长,才有大量的就业岗位的战胜,才促进了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增强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大家都知道,企业家创业不是很容易的,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现在,面临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全球的金融市场跌宕起伏,我们国内的经济调整下行,结构调整也在艰难的进行,特别是财税政策的变化和金融监管的加强,所以,有一些民营企业家陷入了经营的困境,我们的企业家是努力的,但是他们在前进的路上也有徘徊和彷徨,他们有奋斗,也有困恼,也有困惑,在这样的形势下,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25号文件,就是给企业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精神,给他们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十条”下达以后,十九大特别又提出了支持企业家的发展,要激发各个方面的市场主体的力量,所以,这些年我们的企业家酸甜苦辣都有,我们想请这几位企业家谈一谈,回顾这些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对党中央、国务院给民营企业家的支持有哪些内心的感受?由今天的经营预见一下企业家的未来,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未来。所以,每位企业家都谈一谈。马蔚华:影响力投资在中国叫做社会价值投资,这是国际公益最新的趋势,一个企业在取得良好的财务回报的时候,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企业家要关注这种新的公益趋势,就是用金融的手段做公益。马蔚华:我记得福特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好的企业家和一个伟大企业家的区别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向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仅向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而且还要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所以,中国的企业家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尽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世界美好,为小康创造条件。马蔚华:立国现在很快乐,他也苦恼过,钢铁是产业调整的重点,去年去产能6000万吨,今年5000万吨,坚定不移,要把他的产量调整下去一半,你说他能不痛苦吗。但是,立国还是有决心,有智慧,有精神,一方面把他的产能转移到印度尼西亚去了,另一方面,把剩下的搞成一个花园般的企业,废水都能直接喝了,所以说,他能不快乐吗,谢谢立国。马蔚华:我的理解,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目标,解决矛盾就是我们的机会。既有崇高的目标,又有商业的动力。提问:我是一个民营投资集团的,请问马行长,我们企业五个业务板块,有石油、铁矿、柴油发动机、通用航空等,石油业务资产主要在美国,我们在贷款的过程中发现,美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给企业提供的金融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多,马行长以多年的行业经验说一下,中国的金融机构有什么样的提升空间,才能更好的辅助民营企业在资金利用和资金筹措上有更多的帮助?马蔚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到今天为止,还是一个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好在现在金融在发生变化,什么变化呢?过去传统的银行在经历两个脱媒:第一,直接融资,冲击过去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现在有大量的直接融资的形式,债券、基金。特别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给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防范和筛选风险的科学的方式,所以,现在各家银行,特别是遍布各地的小贷公司、网贷公司,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比过去更好的解决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难的问题。但现在还有困惑,我觉得这是个世界问题,不可能说彻底解决。作为一个企业,也要给金融机构为你服务创造相应的条件,你的财务要透明,你的企业方向要明确,你的产品要有销路,这样的企业不愁贷款,不愁融资。今天六位企业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了民营企业的经历,谈了民营企业的未来,也谈了中央、国务院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保护,讲到了十九大要进一步发扬、发挥民营企业的精神,我们共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个民营企业美好的未来不是唾手可得的,我们必须弘扬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精神是什么呢?我理解:因势而变的经营观、创新创业的进取心、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报效社会的责任感。让我们发扬企业家的精神共同努力奋斗,为实现美好的未来,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我们企业家应有的贡献。谢谢六位企业家。文章选自财经网,2017年11月29日
201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