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科技日报】挖墙脚的来了 是时候想想留人的事了
最近,颜宁获评某新闻机构的年度科技人物,又上了新闻。上一次她广受关注的新闻发生在去年5月——颜宁接受普林斯顿的邀请,离开清华大学。因为被某些人解读为“负气出走”,而引发广泛讨论。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出走”的科学家远不止颜宁一人。科学大咖赴海外任职的现象,圈内人士的看法各不相同,不少人认为这是“人家来挖墙脚了,要小心”,也有人提出“世界既然是平的,人才自然应该来去自如”,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的持有者,都承认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我们有值得思考和总结的地方。大咖“出走”不是一两个 刚刚过去的2017年,教育界的大事不少,其中就有知名科学家离开中国前往国外顶尖大学任职。不仅有引发全民热议的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加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还有2017年10月,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著名计算机专家马毅入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以及北京大学国际数学中心的代数几何学家许晨阳宣布将以正教授的身份在2018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 在业内尤其引起轰动的是许晨阳的离开。许晨阳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任教;2012年他回到北大,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基础数学核心领域代数几何方向的研究,在高维代数几何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成为代数几何方向的青年领军数学家,是海归回国的典型代表。 更重要的是许晨阳1981年生人,正当科研黄金时期。在记者此前采访中,北大老一辈数学家言语间皆对他寄予厚望。就在离开的消息公布前不久,许晨阳还获得未来科学奖的百万美元大奖,引起广泛关注。 实际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科学界的重要人物离开——清华大学教授柴继杰早就宣布将前往德国科隆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他们的每一次离开都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和揣测,知乎上持续出现的话题是“×××为什么离开××大学去××大学?有内幕吗?”理性看待“引进”与“出走” 我国要实现持续发展,建设真正的一流大学,人才是关键因素。现阶段,国际人才的竞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际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那些高层次的人才成为了全球争抢的对象,甚至是前途有望的青年人才大家同样也都想“收入囊中”。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是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多年来他对我国如何吸引和留住更多国际化的人才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曾多次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此前,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新的全球化大的未来构想,若没有国际人才的支撑,是很难实现的。王辉耀曾总结美国等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人才战略是重要一环。他说:“如果你能吸引全球的优秀青年到你的国家来学习,再把他们留下来,成为你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的话,这个国家就会成为竞争力很强的国家。” 在他看来,中国迫切地需要做这件事,就是把全球的优秀人才也吸引到中国来。多年以来,王辉耀一直在多个场合呼吁,中国要有更大的智慧和国际人才的战略。 在人才引进这件事情上,我国多年来是不遗余力的。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学校,人才引进力度已经越来越大,引进的方式、层次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吸引出国深造的人才回国效力,也在争取有才干的外籍专家来华或是与中国展开合作。 “从数量上来说,归国和来华的人才肯定是远远多于从国内离职出国人数的。”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说。在他看来,对于顶级科研人才出国任教或是从事科研应该分两面看,引进来当然好,适当地走出去也同样是学校和交流的重要一环。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我国科研水平的大跨步前进,才会有“挖墙脚”的事情发生。人才流动确是常态,如何留人值得思索 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人才的流动越发稀松平常,人才的双向或多向流动是全球化的标识之一,所以大咖们的“出走”被认为是科研共享时代的正常现象。业内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管是颜宁的“出走”,还是许晨阳的离开,抑或是马毅的赴美,都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实际上他们都曾有较长的赴美留学经历,此次他们赴美的学校和机构又都是他们曾经学习或是工作过的地方。像颜宁就曾多次表达对普林斯顿的怀念和景色的喜爱,所以他们的离开其实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因素。 “但是,确实希望这些大咖的离开能引起管理者更深入地思考,如何留住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一位国内顶尖高校的教授在与科技日报记者交流中表示,“科研人员需要的无非是安定的研究环境、优秀合作团队、持续的研究支持,但就这几条国内能做到的高校并不是很多。” 他表示,对于领军人才大多数单位没能找到一条特别“平和的相处之道”。极端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捧杀”——抬得太高,日子过得太好,最后科研有点干不下去了;一种是“棒杀”——天天后面要成果、追债,科研也干不下去了。 高校圈最近有个“奇葩事”就发生在这位老师所在的学校,“要么就发顶级论文,要么多交人头费”是学校今年下达的硬性指标。“估计学校是想鞭策我们,要么搞出顶级研究,要么多挣钱。”他自嘲说。文章选自《科技日报》,2018年1月4日
2018年1月5日 -
【中国贸易报】入境游与出境游缘何冰火两重天
“与出境游的持续高热相比,我国入境游发展并不理想,2015年我国国际游客数量赤字逾3000万人次,这一现象引人深思。”近日,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出境游持续火热,中国入境游发展还需要更大提升》的报告,指出中国入境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国未来入境游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实际上,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旅游产业也稳定增长。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化时代,除了货物、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旅游的流动也是其显著特征。”CCG数据显示,全球旅游的外汇收入增速连续6年跑赢世界经济增速,旅游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隐形支柱产业。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数据也显示,2016年全球旅游业总收入为7.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0.2%,全球旅游业共提供2.92亿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全球每10个工作岗位中就有1个来自于旅游业。 近年来,中国大陆出境旅游发展火热,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为1.28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312%。与之对比,2015年入境游客为1.33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11.2%。2015年我国入境外国游客数量为2598万人次,而同年中国大陆居民赴港、澳、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数量为5762万人次,国际游客数量赤字逾3000万人次。 王辉耀表示,中国入境游近11年来平均每年增长1%左右,不仅低于同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入境游的增速,更低于亚太地区81.3%这一旅游增长平均水平。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发达,但能否吸引外国人入境中国旅游,特别是吸引发达国家游客,还与我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度相关。”王辉耀表示。 “正如经济学中存在‘用脚投票’现象,即资本、人才和技术会流向公共服务更加优越的行政区域。在国际旅游行业的竞争中,游客去往一个国家或地区,也是用脚、用钱去选择的一个过程。”王辉耀表示,这对一个国家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考验着该国的综合实力。 CCG发布的《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全域效应提升惠及全国》称,商务旅游占比外国游客赴华旅游的30%,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成为外国游客赴华旅游新的增长点。 此外,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在客源地的广阔性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CCG报告显示,有中国旅游经历的外国游客中,日本、美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游客占比分别为20%、16%、15%和13%,而首次计划赴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超过80%为美国人。王辉耀表示,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入境游发展中将会继续吸引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发达国家的游客。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将在未来成为赴中国旅游重要的客源国。 “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政策以保证中国入境旅游潜力的发挥。”王辉耀认为,中国的高铁、机场、航线、酒店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硬件条件良好。因此发展入境旅游的关键在于提升“软环境”。政府需进一步放宽签证等出入境手续的要求和限制,选择性地降低签证费用,提升外国人入境旅游的便利程度。中国还可进一步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实习、外国人来华长期工作,以及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永久居住等方面的限制,在提升国际人口和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外国人入境旅游的发展。 此外,在入境游的对外宣传上,中国也需提升自身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王辉耀表示,中国可向旅游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包括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海外市场进行宣传、更好地体现中国各区域旅游特色,以及深度挖掘不同市场的旅游需求等,从而更加高效、精准地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中国旅游宣传管理部门也可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借助从业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抓住外国游客的切实需求。同时,可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派遣旅游参赞,专职负责旅游推广,推动中国入境游的海外发展。文章选自《中国贸易报》,2018年1月4日
2018年1月5日 -
徐耀良:力不从心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与全球化智理事简介徐耀良,全球化智库(CCG)理事,安学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特朗普政府公布了任内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四大支柱战略:1. 保护国家安全;2. 促进经济繁荣;3. 实力确保和平;4. 扩大影响力。报告中的主要观点源于白宫的主要助理,包括国家安全助理麦克马斯特和已经离职的班农。报告的语气俨然一位首席大法官,以美国的标准评判一切。然而,要全面实施报告中的内容,将会是困难重重。 我相信美国保护国土安全的能力,也希望经济繁荣能够持久实现;我的怀疑在于第三支柱战略。这里的“实力确保和平”不仅仅是美国的和平,还包括世界和平。那么,谁在威胁世界和平或者将要威胁世界和平?战略报告点名了中国和俄国作为第一梯队;伊朗和朝鲜作为第二梯队;非国家形态恐怖组织作为第三梯队。阿富汗战争打了16年还在继续;叙利亚战争还在继续;剿灭“伊斯兰国”行动还在继续;朝核问题还在加剧。同时面对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巨人,说不定还有伊朗的加入,美国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将“美国第一”理解成“美国优先”似乎更准确:“第一”是目标;“优先”是行动纲领。战略报告认为前几任政府的观点和政策是错误的,造就了敌对国家或者竞争对手,利用国际协议的漏洞,不择手段地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资金外流。中国非但没有变得温顺,反而咄咄逼人,排挤美国和挑战美国的地位。面对如此强大的中国的崛起,美国理应协同国际组织、盟友和伙伴共同应对;但美国却亮出“美国优先”的旗帜,退出了几个关键的国际协定。盟友忧虑了,平台更小了,如何实现更大的目标? 美国的退出,自然有替补者;这个替补者就是中国。自己退出不作为,别人作为了就指责别人排挤和挑战自己。例如“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政府一直申明是开放的和包容的,欢迎所有国家加入。还有“巴黎气候协定”。美国退出了,中国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事关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先进技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世界各国自然会到中国寻求合作,美国在这个领域的重要性自然就降低。这又能怪谁? 国家发展了,技术力量强了,生产率提高了,资金多了,自然需要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中国在欧洲、非洲、南美洲的经贸和投资活动,很多都被战略报告认定为“不怀好意”。不否认中国在海外的商业和投资活动有腐败行为;但总得有一个量化的指标表明腐败的程度和范围。难道美国所有的商业活动和投资行为就是光明正大? 中国谋求民族复兴,旨在恢复世界中心的位置,而不是地理版图的扩大;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至少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意识。在中国国内召开的重大国际会议,都是极具豪华和宏大,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大同世界再现。部分精英人士正在探索推广王阳明的心学原理:既然中国的历史不是扩张的历史,这是悟知也是真知,中国的行为也不会扩张。认识和理解传统学说,或许对看清中国政治生态有一定的帮助。 地缘均势恒古以来就是维持和平的游戏规则,预警和防范是理所当然的,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均势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意愿和能力的共同作用。印-太地区战略概念的启用,的确引起了本地区国家对地缘局势的重新评估,也包括中国在内。古人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继续健康发展,考验着领袖和国民的智慧。 战略报告强调,美国的战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和有原则的现实主义”,价值观不可能强加于别人。然而,推进美国影响力又是报告中的支柱战略部分。一边减少对外援助,一边又要推广美国影响力,这两者如何实现?自己做好了,模范影响力自然就存在和得到传播。文章选自中外要闻网,2017年12月27日
2018年1月5日 -
王辉耀:新型全球化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
近日,主题为“丝路城市 合作共赢”的首届“‘一带一路’城市经贸合作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深圳市政府、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主办,嘉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经贸合作、城市合作与发展、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创新等话题展开探讨。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受邀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文章选自深圳市一带一路经贸战略研究院,2017年11月28日
2018年1月5日 -
茅忠群: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
理事简介茅忠群,CCG资深副主席,方太集团董事长。 2017年10月20日,在第54届世界五金大会上,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表示,传统文化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方太的发展方向。他将儒家文化视作方太创新文化与品质文化共同的源泉。“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爱之心。 创立之初确定高端品牌定位的方太,20余年来专注于厨电领域,在不断以创新科技与产品推动中国家庭厨房品质升级的过程中,也引领中国油烟机逐渐转型成为中国五金行业的高附加值产业,方太也由此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优秀代表之一。此次全球五金行业盛会上,茅忠群表示:“方太的愿景从‘成为一家世界一流企业’改变为‘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也即是从一家优秀的企业到一家伟大的企业。”同时,方太要依靠三大文化——创新文化、品质文化与儒家文化——实现这一跨越。 创新文化是第一动力 面对家电产业转型与产品消费升级,茅忠群表示,创新文化是第一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20多年来,中国吸油烟机行业始终高速奔驰于良性竞争的道路上,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消费品领域高附加值的产业,这一成果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 截至目前,方太拥有专利总数超千项,其中发明专利超二百项。方太累计获得国际红点奖、IF奖超20项,并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产品与技术类奖项数十项。此外,方太拥有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认定实验室(厨电实验室和燃气实验室)。方太以强大的研发实力,在油烟机及嵌入式厨电领域方太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不断地实现了中国消费者的品质生活梦…… 品质文化是根本保障 在方太创立之初,家电市场中的高端品牌都被洋品牌占领着,而国产品牌基本都定位于中低端。面对这种情况,茅忠群认为,想要把品牌做高端,关键在于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精品,其背后必然离不开品质文化的驱动。将品质当做企业生命来对待,是方太必须一以贯之的准则。 从1996年推出的第一台油烟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圆弧流线型油烟机开始,方太不曾疏忽对品质的追求。首款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消费者的支持,奠定了方太成功的基础。此后,方太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力求在品质上做到精益求精,经调查,每一百台油烟机中,只有0.2台需要维修。与此同时,方太持续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体制,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高知识储备的专门人才,并在2011年荣获质量领域至高荣誉——全国质量奖。儒家文化是源泉 茅忠群将儒家文化视作方太创新文化与品质文化共同的源泉。“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爱之心”。 从关注风量、风压、噪音转向开发真正“不跑烟”的油烟机,从厨房空气入手关爱用户的呼吸健康。此后推出的全新一代风魔方、云魔方,2016年发布的欧近跨界吸油烟机星魔方,均实现了良好的吸油烟效果。而方太发明的三合一水槽洗碗机,同样是基于仁爱之心,为解决中国消费者的洗碗和农药残留痛点而推出的全新产品。文章选自中国科技网,2017年12月24日
2018年1月4日 -
曹德旺接受专访: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去国外投资
理事简介曹德旺,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于2017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盛大举行,今天在现场,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接受了央视财经新媒体的专访,对时下的热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反倾销:曹德旺谈上亿美元打官司 在美国当地时间11月28号,美国商务部又提起了对来自于中国的普通合金铝的一个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提到反倾销,曹德旺谈起了自身的经历。 “当时起诉我的是三家企业联合告我反倾销,实际上我后来很冷静的告诉他,你这一次,我们中国其他企业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起码我的数据还在这里,我卖的价格比你高,那你死哪里?死在你的制度太僵化,你原来厂商是一级供应商,还有批发商二级、还有三级、四级你沿着这条路走,我是这样做的,我是跳过你二级供应商的,做混装的,直接卖到中小客户上面去,我一片直接卖给他,我批发的才卖三十几块,你通过二级批发的渠道走,他给你拿要五十几块。那么我五十几块的时候,你厂里头才卖二十几块,我卖三十几块,比你二十几块还高,有什么好告呢,就是我用的方法跟你不一样而已,价格比你高,于是我打赢了这场官司。无论是PPG,还是现在的PPG,后来都成为好朋友,我们这两家后来他自己关闭他的工厂以后,现在用的都是我福耀给他供货的,都是大客户。” 对于被美国起诉的企业,曹德旺建议:“反倾销不是简单的一种方式,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我建议被诉的企业一定要去应诉,因为这是为自己企业负责,为国家负责,如果你不应诉,他判下去反倾销成立,你中国的产品不允许进来,丢掉的是这个问题,我当时为什么花那么大代价去跟他打。因为我认为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我没有本事,我不成为栋梁,但是我绝不危害到国家的利益,我舍得跟他打官司打下去。那打官司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你现在还不知道我在美国很多州的州长是我的朋友。” 死心塌地做实业,全球汽车玻璃的顶端,不过如此 在会上,针对特朗普政府呼唤制造业的回归的问题, 曹德旺认为对企业影响不大。 “为什么呢?我们国家在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这是官家讲的话,不是我们企业做的事情,我们做企业的时候是应该这样做,是持续改进,福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70年代开始去工业化了,应该存在8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生,大多数都去了硅谷和好莱坞,还有华尔街。因此美国现在恢复制造业大国最难的问题就是缺技术,这是一。 第二个资金回归的话,基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做玻璃,我很多在车间里头守着炉子旁,才会做玻璃。你钱多没有用,品牌不能买的,这个是一个文化的沉淀,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很自豪的说因为我福耀技术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在几十年里边,80年代以后,美国推出去工业化,全球搞经济的,我死心塌地地搞制造业换来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做换过来的。那么他们去赚快钱,赚大钱,我不喜欢赚那个,我想我没有什么本事,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就这样做起来的。” 中企去投资国外的利息低?曹德旺这样说 其实投资国外银行利息低是一个错误理解,国外是按照银行给你提供资金是按照你企业级别给你放贷款的,你品质上不去就享受不了低利息待遇,没有一定实力的,没有一定知名度的,不是自己的专有技术出去的还是要小心,不那么好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会吃大亏的。 精准扶贫,可能要用市场手段来解决。 对于精准扶贫,不同于京东阿里的大规模产业扶贫,曹德旺认为农村的问题真正要解决,可能要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实地考察。 “今年统计出来这几个人穷,明年再来的时候不是这几个人了,有真有假,要重新来。可能是因产致贫、因伤致贫、因病致贫、因灾致贫,不一样,如果保险公司买了,转嫁出去,固化下来这种方式比较好。钱是拿去投资的,跟做项目一样做的,我是真正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只是为了上报,真正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不要去。”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有钱人的城市。 之前对房地产的看法一度让曹德旺成为网络的焦点,此次采访中曹德旺也对此做出了后续见解。针对不少人认为买好几套房子保值的做法,他建议及早卖掉多余的房子,“我们家里买了几套房子,趁早做计划,他不愿意卖 ,编码,编1-7号,也要写明地址,以后早上5-6点在1号住,7-8点到在2号住,9-10点在3号住,以后房子卖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还要交管理费,只能这样平衡自己。总书记讲,房子用来住的,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正确,还应该加一句话;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有钱人的城市,是在这里住的市民,属于他们的。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世界不能没有银行,但是可以没有互联网 对于刚刚结束的互联网大会,曹德旺认为不管讲互联网多重要,“互联网只是我们产业的工具,只要有商品流通这个现实的存在,世界不能没有银行,但是可以没有互联网,只是结算慢一点而已。以前没有互联网,也有银行,互联网只是银行的工具,不能替代银行。”文章选自央视财经,2017年12月12日
2018年1月3日 -
曹德旺:对外投资不要盲目跟风!
理事简介曹德旺,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190个国家和地区、80%全球版图,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未来又该如何升级进化? 2017年12月11日,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北京参加“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并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在“新时代下的开放新格局”分论坛展开对话,畅谈中国企业的世界格局。(微视频|曹德旺:对外投资不要盲目跟风!)(微视频|曹德旺:打官司是为不丢中国人的脸!)曹德旺提醒所有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必须迈过这些道坎: 对外投资是技术性非常强,条件要求非常高的工种! 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是技术性非常强,条件要求非常高的工种。首先你的产品从地方上先做起来,先满足地方的要求,以后国家的要求,再中国把中国做好,到一定的水平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才能够产业国际化。曹德旺在国际上1995年开始在美国建厂,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人不认识福耀,认识福耀了可以买东西。福耀企业效益好就是因为产品质量好,不是说这一片玻璃,玻璃叫产品质量,还有一个服务质量,保证供货,随叫随到,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发生事情,都按照客户的时间解决客户的问题。它的供应链得到有效保证,当然它也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水平国际化,才能产业国际化! 你的产品从地方上先做起来,先满足地方的要求,以后国家的要求,再中国把中国做好,到一定的水平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才能够产业国际化。我在国际上1995年开始在美国建厂,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人不认识福耀,你认识我了可以买我的东西。 中企去投资国外的利息低?曹德旺这样说 其实投资国外银行利息低是一个错误理解,国外是按照银行给你提供资金是按照你企业级别给你放贷款的,你品质上不去就享受不了低利息待遇没有一定实力的,没有一定知名度的,不是自己的专有技术出去的还是要小心,不那么好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会吃大亏的。文章选自CCTV对话、央视财经,2017年12月
2018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