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康保锐:绿色发展不应被过度安全化绑架
绿色经济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环境质量,并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欧洲秉持“战略开放”的理念,强调体系弹性,同时希望推动贸易与技术发展。我们也认为,应避免对绿色议题进行过度政治化或安全化,因为这不仅会限制绿色行业的发展,还可能破坏全球合作的基础。
2025年6月26日 -
格蕾斯·孙:为什么“本土化+全球合作”是清洁能源的最佳路径?
气候挑战是全球性的,我们需要共同推动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在不同市场的落地。绿色未来必须建立在信任、透明、协同和本地参与的基础之上。
2025年6月26日 -
信任与规则:格哈德·施塔尔论多极世界中的监管合作
监管合作不仅是技术性问题,它深植于制度、文化和信任。面对全球挑战,中欧需要携手构建基于信任、公平和规则的新型监管合作框架,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2025年6月26日 -
大卫·莫里斯:绿色合作、技术治理和信任修复需要新的全球共识
网络安全威胁可能来自任何角落,哪怕是一位青少年在某个国家卧室中的操作。这意味着,我们亟需全球统一的监管标准。我们需要以更清晰、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告诉世界:国际监管合作并不是约束彼此,而是我们共同的安全与发展的保障。
2025年6月26日 -
埃里克·索尔海姆:中国是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力量
仅靠出口还不够,中国企业应在全球加大投资布局。同时,也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为外国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绿色转型,也能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更加积极的形象。
2025年6月26日 -
恺斯托普:中国、欧洲与“全球合作重建”的时间窗口正在开启
建立互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像今天这样的讨论,就是迈向共识的第一步。未来的合作,应以多边、包容和韧性为关键词,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地球问题”。
2025年6月26日 -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工智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要求,必须依赖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当前,监管对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争议。有人认为监管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但也有人批评某些监管规则缺乏原则或不切实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寻求监管的融合和互补。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