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

捐赠·支持  ENGLISH 
  • 关于
  • 研究
  • 动态
  • 活动
  • 专家
  • 咨询委员会
  •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CCG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10余部研究专著, 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奠定了CCG在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企业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等领域的权威地位。
    研究报告
    CCG持续以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在全球化相关研究领域开展领先研究,在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关键节点撰写和发布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二轨外交  名家演讲  名家午餐会  智库圆桌会
    活动预告
    聚焦国内国际热点话题,CCG举办多场圆桌研讨会、名家演讲、年度论坛等智库活动,研判当下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全球化智库

 EN

捐赠·支持

  • 关于 
  • 研究 
  • 动态 
  • 活动 
  • 专家 
  • 咨询委员会 

想获得最新活动资讯和
专家观点?

 
  • 关于

     概况  顾问  咨询委员会  专家  国际顾问  管理团队
  • 研究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关系
    美国
    加拿大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美
    澳洲
    中东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国际移民
    国际人才政策
    华人华侨
    中国海归
    留学生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中美贸易
    国际贸易
    来华投资
    对外投资
    数字贸易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来华留学
    出国留学
    国际学校
    国内政策
    中国开放指数
    区域与城市
    大湾区
    前瞻研究
    前瞻研究
    智库研究
    研究著作
    研究报告
    建言献策
  • 动态

    新闻动态

    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媒体报道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 活动

    CCG品牌论坛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二轨外交
    名家演讲
    名家午餐会
    智库圆桌会
  • 专家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高级研究员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 咨询委员会

     主席/理事长  资深副主席  副主席  常务理事  理事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  成为理事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
  • 媒体报道
  • 海归创业蓝皮书吁大力引进人文学科海归高端人才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海外文科高端人才,有助于在中国问题和西方解释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缓冲和斡旋地带。”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中国在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之外,也应该加强对人文学科高端人才的重视。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指出,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文科学领域的“生产力”和“自主价值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乃至文明的自我守护能力、自信心和价值影响力,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蓝皮书指出,人文学科相应衍生的产业同样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属于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知识经济、创意产业,如传媒、文化、电影、出版等狭义的人文学科产业以及法律、咨询、教育等广义的人文学科产业,还包括一些知识服务产业。    蓝皮书援引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张旭东教授的观点说,海外文科高端人才,有助于把当代中国人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介绍给海外的舆论、学术界和文化界,以中国人的知识和智慧,以理性、专业化、平等探讨的方式,介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    因此,蓝皮书建议,在“千人计划”内设立文科试点,帮助国内主要大学及有文化远见和抱负的地方政府,网罗和选用海外合适的高端人才,组织高端的研究所、智库,助力中国决策的科学化、社会公共政策的完善以及进行储备性长远政策的研究。(完)

    2012年7月23日
  • 中国海归创业“逃离北上广” 转向内地及中小城市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逃离北上广”,已不仅是中国普通青年的流行趋势,而且已成为中国海归的现实选择。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显示,中国海归的创业地点,正在逐渐转向内地及中小型城市。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认为,很多海外留学生之所以在回国创业时放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选择中小城市,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大,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政府能给予的支持也有限,所以在回归创业资金方面年轻海归感受到比较大的压力。    蓝皮书表示,与之对应的是,中小城市竞争压力则相对较小,政府能给予的支持也相对更多一些,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去中小城市,当地政府都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并在创业启动资金上给予资助。    蓝皮书举例说,武汉市政府2008年针对优秀海归创业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设立600万元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投资资金,设立创新人才开发资金,为承担科研项目的归国博士提供政府资助等。长春市设立了高新区创业“天使基金”,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创业。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项目,还可以提供300万-500万元创业风险投资,以及按实际贷款利息金额的20%最高50万元的贷款贴息。    “另外,相当一部分海归来自中小城市,为了回报家乡,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他们大多会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蓝皮书认为,这些海归虽然把企业设在了中小城市,但拥有国际视野,仍然胸怀天下,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把市场从小地方发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蓝皮书还指出,海归创业的行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具有相关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及了解国内市场状况,选择服务业的海归将会增多。同时,海归团队创业渐成趋势,政府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时,也开始重视引进海归团队。(完)

    2012年7月23日
  • 首部国际人才蓝皮书:社会文化类障碍是海归人才回国重要障碍

        光明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李瑞英) 在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赴美留学165周年和中国欧美同学会建会100周年之际,我国第一本关于中国海归创业发展蓝皮书--2012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王辉耀、路江涌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布会,2012年7月23日在欧美同学会举办。蓝皮书主编、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介绍了蓝皮书的内容:2012 年“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在大量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归回国发展的优劣势,比较了海归创业和本土创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专题研究了海归创业成功的出破口。在全面把握当前海归大潮中海归发展现状、政策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业中心在海归人才发展领域多年积累的研究优势和社会影响,综合权威专家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为海归发展描述整体情况、梳理政策脉络、提出了多角度和操作性建议及理论指导,为我国海归创业者、海归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提供了实践指导、学术资料和决策参考。蓝皮书指出,社会文化类障碍是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障碍。    蓝皮书说,自中央政府2008年底颁布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引才计划“千人计划”以来,中国兴起了一股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高潮。按照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我国回国的海归还只有5万人,2009年回国海归首次突破10万人,比2008年翻了一番;2010年回国海归达到13.48万多人,2011年回国海归又达到18.62万人,创历史新高。海归人才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和加速回归显示了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正在日益从“人才流失”国逐渐转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特别是我国自“千人计划”出台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最新人才吸引举措助推了人才的回流。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吸引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264人,各地吸引的地方“千人计划”人才超过万人。中国最新的人才政策还包括新出台的“青年千人计划”和“外国专家千人计划”等一系列国际人才政策创新举措,以及中国独创推出的“人才特区”政策。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海归国之一,现阶段正面临着海归创业大潮。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推动了中国在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IT、通信、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给许多传统产业注入了活力。    蓝皮书指出,海归人才回国障碍是国内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海归人才的四大类、十余种可能的回国障碍进行调查,并让参与调查的海归人才对回国的障碍因素进行打分。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类障碍是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障碍(79.6%的海归认为社会文化是他们回国的重要障碍),其次是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69.6%的海归认为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是他们回国的重要障碍),再次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障碍(67.2%的海归认为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是他们回国的重要障碍),最后是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67.2%的海归认为职业发展方面的因素是他们回国的重要障碍)。这与海归人才回国的原因是相对应的。在对海归回国原因的分析中,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职业发展原因、家庭生活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因此,海归回国主要是受到国内发展机会和家庭团聚的吸引,但因为认同国内文化或无法融入海外文化而回国的较少。相应地,在海归回国障碍的分析中,海归顾虑最多的是社会文化障碍,政策制度和家庭生活障碍居中,而顾虑最少的是职业发展障碍。因此,综合而言,国内的职业发展机会是吸引海归回国的主要因素,也是海归顾虑最少的方面;但社会文化障碍则是海归回国的最大顾虑。海归回国政策对海归有一定吸引力,但政策制度方面的障碍也是阻碍海归回国的重要因素;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是海归回国的重要动因和重要障碍。    蓝皮书强调,回国创业对海归来说是机会和风险并存。海归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情怀的结合,在于其东西方双元文化的结合,在于其获取海外资源的优势,在于其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海归的大量回流,海归群体也开始出现不同层次并遭遇反向文化冲击。目前,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以“千人计划”为引领,以地方人才政策为支撑的全国性海归回国创业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也形成了中国国际人才在创业领域的巨大优势。可以说,目前是中国5000年来创业机遇最多的时期,也是海归创业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李国强]

    2012年7月23日
  • 
  • 441
  • 442
  • 443
  • 444
  • 445
  • 
  • 共【 445 】页
  • 到 页
  • 上一页

推荐阅读

  • 第一财经 | 对话王辉耀:越开放,越发展,越安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 《环球》|王辉耀:全球安全治理正面临时代性转变
  • 专访 | 慕安会一手观察,中国如何引领多极化世界?王毅讲话透露关键信息!
智库logo
智库
    
分享二维码
 

联系我们

 研究合作
 媒体采访
 建言献策
 工作机会
 国际合作
 捐赠支持
联系电话
010-65611038 010-65611039
联系传真
010-65611040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西区12层12B10室
邮政编码
100004
    
分享二维码
 
© Copyrigh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2008 — 2025 京ICP备090304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7417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