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
2013年1月13日晚,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校友们相聚北京国际饭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哈佛肯尼迪学院中文介绍图书--《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在北京国际饭店正式首发。
2014年2月24日 -
孔令涛:应充分利用政策利好把中国的文化教育融合式输出至全球
中国的国际教育现在已经走出国际了,在这个前提下,孔裔国际教育集团的新六艺教育体系在2013年的时候也进入了剑桥大学国际教育成果的年鉴。
2020年8月26日 -
任鸿鸽:未来国际学校发展一方面要深耕本土,另一方面要向海外拓展
枫叶的教育理念是中西教育优化融合结合实施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要培养的是理解世界、进而引领世界的人。我们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进行了细化分类,确立了6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培养卓有成效的终身学习者、有广度深度的思考者、富有创新与创造力的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者、兼备中西视野的国际公民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2020年8月25日 -
卢慧文:应对中国国际教育形势秉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应对中国国际教育形势秉持“谨慎的乐观”的态度。谨慎不仅意味着国际学校本身要在理念上顶天,坚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办学,在行动上立地,充分整合学校所在地区教育现状等现有资源情况,学生及其家长也要想明白、搞清楚留学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并为之做好充足准备。
2020年8月24日 -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王辉耀:中国国际学校与全球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教育现状产生了巨大影响,留学教育受到的冲击尤其大。疫情结束后,留学教育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留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海外留学要注意什么事项?这些都是目前许多家庭和学子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