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德·阿尔-穆汉纳迪:全球南方不能再追逐西方设定的发展模板

2025年6月26日

2025年5月2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卡塔尔中东全球事务理事会研究员拉希德·阿尔-穆汉纳迪(Rashid Al-Mohannadi)在以“中国与全球南方:重塑全球治理框架”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感谢全球化智库(CCG)和多哈论坛组织这场圆桌讨论。我很荣幸能够与各位专家,尤其是与来自卡塔尔的三位同仁一同参与。

我曾提到,哥伦比亚正在考虑加入新开发银行,这说明越来越多国家正试图摆脱对西方主导机构的依赖。其实本月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也即将召开峰会。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制度——包括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过去几十年确实为世界带来了稳定,推动了发展和现代化。然而,面对当前全球南方所面临的贫困与发展难题,这些机制却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看到,许多区域性机制在逐渐成熟。以海湾合作委员会为例,2017年的区域危机就通过内部对话得以解决。再看欧盟,它在防务领域正变得更加独立。这些都不再是“试验”,而是现实中已然有效的路径。

关于今天的主题——中国与全球南方的角色,我的回答是:中国并没有试图成为“另一个美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在中东地区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与海湾国家的合作中。就拿卡塔尔来说,我们正在提升能源产能,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出口到中国,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能源转型。而中国不仅带来了技术与资本,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我们。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发展框架。不能再执着于过去设定的单一发展目标。虽然可持续发展目标本身是积极的,但它在实际应用中与全球南方的发展重点存在错配。作为一位来自全球南方的研究人员,我看到一些设定气候目标的国家,自己却是过去几个世纪污染最严重的。比如我在圭亚那看到,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在积极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这说明,我们不能只谈经济增长,而应聚焦环境正义。

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中国是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支持不只是资金援助,更体现在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供应链本地化、以及与本地承包商的合作等方面。

第二,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发展目标,不仅要回应人民的期望,也必须服务于全球南方国家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我们必须实现外交关系的多元化,与不同的全球大国建立平衡合作关系。

在准备这次论坛时,我一直在思考:全球南方是否有能力集体行动,去影响和重塑全球秩序?单个国家的影响有限,但如果联合起来,就具备真正的集体力量。正如我在前两次发言中提到的,全球南方国家需要构建起区域性架构,以满足它们在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共同需求。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力量”的构成:包括内生力量(比如国家的内在经济和技术实力),联合力量(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获得的能力),以及集体力量(通过区域或多边机制形成的合力)。我认为,全球南方应重点发展集体力量,将资源和能力整合,推动共同议程。

最后,我想强调智库与研究机构的作用。我们这些从事政策研究和战略分析的机构,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帮助本地区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挑战、制定应对方案,进而推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与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60国代表近300嘉宾踊跃参会

多极化时代的对话与共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第二日聚焦中欧关系与中东格局

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外宾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

历届回顾

从大国竞争到重塑多边,这场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看点拉满

60多国代表踊跃参会,第10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CCG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如何加强中美欧与全球合作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共建韧性全球化——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聚焦开放融通与国际合作

年度重磅 2020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互塑和推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全球化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将何去何从?大咖齐聚CCG论道

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