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23 | 胡永泰的疫情经济观
【在线视频】 当全球经济和贸易受到疫情的冲击,近期各国都推出了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是否能奏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为我们分析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能够帮助经济从疫情冲击下恢复过来?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多维度视角解读疫情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周一至周五19:15 – 19:20,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背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全球化智库(CCG)与凤凰卫视携手策划针对疫情的国际观察节目。节目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全球化高度,以真实、理性、务实为基点,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访谈或视频连线,深度解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及恢复期的疫情控制、中外关系、全球合作、贸易政策、公共卫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污名化等话题,从多维视角探讨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影响。文字实录 | 胡永泰的疫情经济观本期嘉宾胡永泰,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凤凰卫视主持人朱梓橦:当全球经济和贸易受到疫情的冲击,近期各国都推出了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是否能奏效?今天我们请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为我们分析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能够帮助经济从疫情冲击下恢复过来? How’s the situation in California? Now, how has this pandemic affected the silicon valley companies? The tech companies?(加州的情况怎么样?疫情是如何影响硅谷的这些科技公司的呢?)胡永泰:It certainly has caused the freeways to be no longer crowded. And the internet. But the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are not a tech companies. The big problem is with the service industries like restaurants, tourism,the question is the high tech people are not losing their job then unlikely to lose their job. But it is the poorer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that are paying the price of the sugar.(它确实使高速公路不再拥挤,但遭受损失的不是科技公司,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行业,像餐馆,旅游业。高科技人员没有失去他们的工作,他们也不太可能失去他们的工作,人口中较贫穷的群体在付出代价。) 主持人:How do you think these technologies and tech companies can help people recover from this pandemic? In terms of changing people’s lifestyles and adjusting to what the pandemic has caused.(您认为这些技术和科技公司如何能帮助人们从这场疫情中恢复过来? 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适应疫情带来的影响方面。)胡永泰:I don’t think technology companies, ken. help us recover quicker from covet 19 because the real recovery will com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quick testing kids so that you can know within five minutes whether the person has the disease or not. What scene is unlikely to come before one year?(我不认为是科技公司可以帮助我们从新冠病毒中更快地恢复,因为真正的恢复将来自于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这样你就可以在五分钟内知道这个人是否患有疾病。在一年内疫苗不太可能出现。)There will be a big change in the world was faster. Online companies, the internet companies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 because there be a shift of a lo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nline. This may well be a turning point in the way that a lot of industries deliver their services, education is, I think, going to be hastening a lot more online instruction health care will be also moved more and more online(世界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网络公司变得比以前更重要了,因为会有很多经济活动的线上转变。这很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在许多行业提供服务方式方面。我认为,教育将会加速出现更多在线指导,医疗也将转变开展更多的线上服务。)The 3rd one is, of course, retail,because most people will be ordering more goods on platforms. And here comes a policy question. Right now, most shopping platforms have been monopolized by a few companies.It’s hard to think of an alternative to Amaz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ust like it’s hard to think of an alternative to alibaba in China. So // the kind of a very big internet company monopolizing a particular industry that we have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that more competitive.(第三个当然是零售,因为大多数人会在平台上订购更多的商品。现在有一个政策问题。目前,大多数购物平台都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在美国很难找到亚马逊的替代品,就像在中国很难找到阿里巴巴的替代品一样。当一个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垄断了一个特定的行业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使这个行业更具竞争性。) 主持人: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erms of what type of financial stimulus they can adopt to help themselves too, get out of the pandemic can recover quickly.(你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建议吗?关于他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金融刺激来帮助他们摆脱疫情影响快速恢复?)胡永泰:I think there can be no advice that will horse zero that will be able to offset and decline in production. The decline in production is inevitable, because people are not working when people are not working decline false. So this is what we call a supply side shock, a demand shock would be like, let us say the banking failure Credit collapse.(我认为没有什么建议能够抵消产量下降的影响。生产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没有在工作,当人们不工作时,产量会下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就像,假设银行倒闭,信贷崩溃。)So people cannot get credit to buy things. So that would be a demand collapsed. And in the demand collapse a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will try to raise demand to be in line with the underlying supply. So that is what it cost stabilization use. But in this case, this is both a supply and demand.So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is really disaster relief, not a stabilization. So it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 must get involved in able do some a transfer income to the very poor people and to the unemployed.(所以人们不能得到贷款去买东西,这就是需求崩溃。在需求崩溃的情况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努力提高需求,使之与基础供应保持一致,这就是稳定需求。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既是供给冲击也是需求冲击。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救灾,而不是稳定。这意味着政府必须参与到将收入转移给穷人和失业者的工作中去。)The other thing is the central bank must tell the banks to roll over the loans. not new loans, roll over, whatever they had borrowed, they don’t have to return it as scheduled, in other words adapt or cope, because you want the firms to stay alive during that period. So the banks will be terrible shape.(另一件事是,中央银行必须告诉银行将公司的贷款延期付款,不是新的贷款,延缓付款,不管他们借了你什么,他们不需要按规定时间归还,换句话说 适应或是应付,因为你想让这些公司在这期间继续存活。所以,银行的状况会很糟糕。) So in the end, the war, the government actually would have to help. We have to write off the wheel have to help the banks to write off all the private debts and for the public debts, they would have to print money to finance the deficit and get it over with.所以在最后,政府必须帮助银行冲销所有的私人债务,而对于公共债务,他们将不得不印钱来填补赤字,并度过难关。所以在疫情结束后,我们会面临一场大的管理危机。【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1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全球战“疫”观察12 | 疫情下的民粹主义暗流全球战“疫”观察13 | 疫情将中美关系引向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4 | 如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全球战“疫”观察15 | 全球经济系统的生命力全球战“疫”观察 16 | 口罩——欧亚文化差异全球战“疫”观察17 | 全球产业链的分与合全球战“疫”观察18 | 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全球战“疫”观察 19 | 聚焦全球抗疫薄弱地带全球战“疫”观察20 | 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博弈全球战“疫”观察21|疫情或将催生中欧经济新合作全球战“疫”观察 22 | 封城之惑文章选自凤凰卫视《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栏目,2020年4月20日
2020年4月23日 -
赵穗生:抗疫不是制度竞争,合作没有输家
■ 赵穗生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职正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黑天鹅”面目给全球化带来巨大挑战,加剧了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程度。首先,疫情给全球化带来非常严峻的现实挑战。当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跨国合作与民族主义、合作共赢与零和博弈,这两股力量处在历史性的交锋点。从当前形势看,两股力量都非常强大。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博弈的结果通常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战争、瘟疫等重大的灾难,人们会对全球化、国际合作、民族利益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二是出现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国或领袖人物承担领导责任,比如美国的华盛顿、罗斯福、里根,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等,他们以其卓越的领袖素质思考全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变历史进程。面对波及全球的疫情,灾难呼唤大国承担责任、领袖人物出来改变历史进程。什么是全球化呢?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对其他地方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决定对其他国家都有影响。这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疫情绝对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疫情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出现。疫情会对全球化产生影响,同样也要求用全球化的合作和协调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汇集全球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来共同应对。近期,各国的一些学者、政府官员甚至政治领袖都在推动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如举办G20峰会以及一些学术研讨会议等,这表明合作的势头相当强劲。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的势头也很强。一些国家加强国界封锁,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非常兴盛。在全球化条件下,疫情传播有一个过程,总是从一些国家开始,逐步蔓延扩散到其他国家,所以有些国家通过封锁国界、以邻为壑,来应对危机。这是反全球化的方式。应该看到,这种反全球化的趋势不光是在疫情以后发生的。目前这一波全球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后,其特点之一是每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程度不一样,导致一些国家对全球化不满。这种反全球化的力量在一些国家非常强大,甚至可与全球化力量相匹敌,近些年已经导致了全球化在北美和欧洲的倒退趋势。目前的疫情危机出现在两股力量激烈博弈之时。在最需要全球化解决方案的时候,面对的是反全球化的挑战和全球化的倒退。这个时候就呼唤领袖,需要有远见的大国承担政治领袖的责任。二战以后,美国在历次国际危机当中曾经承担过大国领袖领导责任,但是最近这些年在推卸责任,不断退群。在最需要国际领袖的时候,世界面对的是领袖的缺位。3月27日,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话,强调两国要排除干扰,加强抗疫国际合作。歧视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病毒无国界,它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它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富人还是穷人,黄种人还是白种人,这种时候政治领袖的重要作用表现了出来。但是中美以及世界各国目前仍然存在对全球化的不同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中美对全球化的理解不完全一样:美国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强调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中国的全球化强调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跨国化、文化的多样化。有人认为这是两种政治制度的竞争,我认为这是一种治理方式和文化的差异。治理方式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很重要。这些不同是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的。重要的是应对危机的效率和结果。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各个国家的领导人要互相交流信息,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各种双边、多边协调和沟通机制很重要。中美两个大国更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支援。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大国领袖一定要从人类命运与共这个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仅仅从本国利益、独善其身的角度,不可能找到解决全球化中出现问题的方案。其次,疫情之下大国开始重新认识共同利益。传统上的国家安全是军事安全,往往是零和游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增长给本国带来了安全感,但是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不安全感。美国之前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军事安全,认为大国关系是零和游戏。此次疫情危机出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大国关系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根本不是零和游戏,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都与其他国家的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能通过零和游戏的方式解决。过去我们说“安全两难”,指的是“我的安全就是你的不安全”,现在是你的不安全就是我的不安全,只有你安全了我才能安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包括气候变化、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等,这些各国必须面对的现实安全问题,基本都是以非传统安全形式存在的。疫情使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非零和”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加以解决。疫情暴发之初,很多人站在旁观者角度用反全球化的方式对待疫情,但最终砸了自己的脚。这次疫情对全球各国的冲击,比“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甚至比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影响都要大,只有从全球化的角度合作来找到解决方案。我现在很担心的是,美国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形成了一种“脱钩”理论,主张与中国脱离接触,要对在全球化过程中根据比较优势最优化组合形成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人为重组,这种人为重组使得世界经济恢复的成本非常高。虽然这样有些国家可能会感觉安全一些,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完全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疫情后会出现一些全球调整,这可以理解,但要人为重组全球价值链极不理性,这就要求大国领导人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合作方式。虽然中国的疫情目前得到控制,经济开始恢复,但是如果其他国家疫情不解决,经济不恢复,中国的疫情不可能完全控制,经济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反之亦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最后,大国一定要发挥领导作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目前全球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像疫苗研发,各个国家几乎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疫苗,像是国力竞争一样。大国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这不光是大国之间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中小国家。中国目前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我想美国动员起来以后,很快也能控制住疫情,但最害怕的是疫情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蔓延。目前,我对美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比较失望。二战以来,美国能在全球得到认可,不光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也是因为在历次危机中提供了很多公共产品,但是这次没有,因为美国仍在“美国优先论”和单边主义影响下。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展示大国风范、大国风度。近期,中国捐赠给美国纽约州1000台呼吸机,美国人民很感谢,中国有能力向更多处在灾难中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有问题。中国也有自己的困难,但是作为大国可以通过各种双边尤其是多边机制合作,如G20、联合国以及各种功能性组织等,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当前,美国遇到了很大挑战,但是我认为美国不会很快沉沦下去。有个词叫“wake up call”,重新唤醒,美国一开始反应慢,但是它的动员和纠错能力很强。我认为,这完全不是一个制度竞争的问题,而是治理能力的竞争。近些年美国治理能力弱化了,冷战结束后,美国过得太舒服了,这次疫情给美国敲了一次警钟。美国会犯很多错误,但是它终究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文化历史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不会照抄中国的作业,中国也不会走美国的道路。中美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加强理解,共同对抗全人类的共同敌人,通过共同合作来造福世界和人类,包括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发展。近日,中国有100名学者发表联名倡议,美国也有近百名学者高官联合呼吁放下成见,加强合作,携手抗击疫情。这两件事事先没有任何协调,是一种偶然巧合,这说明两边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要真心诚意地加强合作,因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没有输者,大家都是赢家,任何一国做得好都不仅是对自己有益,对其他国家也有益处,相互指责没有任何意义。我个人非常认同习近平主席说的这句话:“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一定要有正常的平等心态来相互合作,合作不排斥竞争,竞争和斗争是两回事,竞争不是把哪一方打败,而是通过一种良性向上的互动来增进共同福祉。文章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16日
2020年4月22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21|疫情或将催生中欧经济新合
【在线视频】
2020年4月22日 -
【财新网】疫情如何影响中美协议 学界商界存分歧
研究人士认为,农产品采购金额或可实现,能源采购更困难,留学、旅游等对华服务业出口则不再现实,政商界人士则认为,任何有助于中美双方重建互信的领域都抓住 中美同受新冠疫情冲击,对疫情爆发前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带来何种影响?4月9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一场电话会上,多位来自美国智库及商会机构的人士,看法略显不同。 在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看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本就存在缺陷,尽管包含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一些重要的结构性议题,但美国提出的采购条款不尽合理。 他认为,新冠疫情爆发后,农产品采购部分或许有可能实现,进展要取决于中国缓慢复苏过程中的需求情况以及美国的供应能力。能源采购更加困难,疫情让中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大幅下降。最难实现的是美国对华服务业出口,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留学生赴美和中国人赴美旅游,现在前者显著先降,而后者几乎完全停止。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认为,采购条款“产生的伤害远比好处多,绝非推动国际贸易的正确方式”,整体协议在疫情前或许还有一定意义,但也远不足以解决中美间存在的问题。 杜大伟表示,协议要求2020年美国对华出口较2019年增长40%,2021年再增长40%。“宏观变量很少能以这样的数字增长,更别说今年中国增速很可能大幅下滑”。“美国政府当然可以说疫情是个黑天鹅事件,但这确实会让中美合作的环境变得愈发艰难。”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会长艾伦(Craig Allen)则表达了不同的态度。他承认,采购目标金额尤其是服务业部分,在疫情全球爆发后很难实现。但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开放,以及农产品采购方面,协议条款依然有可能逐步落地。 艾伦曾在美国商务部担任负责亚洲和中国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据他了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与中国财政部、商务部保持沟通,这些部门的官员仍在努力让第一阶段协议达成的承诺有可能落实。这些努力会帮助双边关系,一定程度上也会帮助中国国内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 世贸组织(WTO)4月8日的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可能同比下滑13%-32%,这一降幅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严重。艾伦称,近期一些国家控制医用品乃至食品的出口,进一步冲击了人们对全球合作和国际贸易的信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有助于中美双方重建互信的领域,中美都应尽可能抓住。”他说,如果贸易领域能够帮到这点,无疑有价值。若政府做不到这一点,两国商界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社科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吕祥表示,近期与一位大型美国企业高管交流,他表示,他的企业希望留在中国,而不是转移回美国。 但在甘思德看来,疫情后的全球环境恐怕是会加速脱钩,而非利于合作。企业会寻求供应链分散化,对美国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重新回到美国,而是从中国分散到东南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地。 过去,中美间贸易以相对低端的玩具、衣饰为主,今天占比越来越高的则是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品、汽车、医用品,乃至数据和信息系统等,“这些领域的贸易需要双方较高的信任度,而这恰恰是目前两国缺乏的。”甘思德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认为,全球供应链的未来高度不确定,取决于企业怎么看成本收益对比。制造不信任的因素在中美两边近来都听到一些,对此作为学者总是保持警惕,但是这确实会影响两国许多人的想法。文章选自财新网,2020年4月11日
2020年4月20日 -
【财新网】欧美商会会长:加速在华复工复产 近半企业投资计划未变
跨国企业需要在加速复工的同时,保护好员工,帮助母国及当地社会,为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各国团结合作,而非打言论战中国国内逐步复工步伐正在加快,外资企业也不例外。两位美欧商界在华领袖表示,外资企业在疫情期间决定坚守,目前正加速在华业务复工复产。 中国国内逐步复工步伐正在加快,外资企业也不例外。两位美欧商界在华领袖表示,外资企业在疫情期间决定坚守,目前正加速在华业务复工复产。 2月下旬,中国欧盟商会会长、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中国总裁伍德克(Joerg Wuttke)从疫情严峻的北京飞回德国,向巴斯夫董事会陈述公司在华百亿美元石化项目的进展,审视疫情下项目前路。 2018年巴斯夫宣布在广东投资的这个项目,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大型石化一体化项目。“董事会决定按原计划推进,不做任何拖延。”伍德克在4月1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一场电话会上表示。 在疫情初步受控、推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3日在考察外贸外资协调机制时,通过视频分别察看了广东巴斯夫、西安三星存储芯片和舟山石化三个项目的施工生产现场。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Greg Gilligan)在同场电话会上表示,根据3月25日发布的美国商会对会员企业最新快速问卷调查,22%的在华美企已经恢复正常运营。还有近四分之一的美企称,将在4月底之前恢复全面运转。 这份调查针对中国美国商会超过110家会员企业展开,4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原有的在华投资水平,较2月调查的数据上升17个百分点。 同时担任美巡赛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的葛国瑞对财新记者表示,这一比例攀升并非美国国内疫情严峻所致,美国投资运营环境只是面临短期挑战。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前,超过80%的美国在华企业曾表示,对业务、运营、供应链转移问题,保持理性、客观,遵循中间路线。 伍德克说,当下企业在复工同时,需要尽最大努力保护雇员,同时帮助社会,大企业也要尽可能帮助本行业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他称,现在许多供应商很难在50-60天期限内支付款项,需要放宽支付期限,对中小型企业的帮助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家小型银行”。 葛国瑞称, 接近一半的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表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会对其在中国的运营产生中等乃至严重的影响。 按企业规模来划分,员工规模超过250人的受访企业中,约半数都表示将保持原有投资计划;员工规模少于250人的受访企业中,仅有19%表示会保持原有投资计划。不过,受访企业对中国政府出台改革开放措施的前景表示乐观,其中39%选择“开放市场”,还有42%选择“深化改革”。 近期,中欧在外交层面保持了较为紧密的沟通、合作和互助,中美之间则争议不断。 葛国瑞表示,当前环境下,不同国家间需要更具建设性的外交,目前的言论战对各方都毫无益处。而更好的信息协调和传播,对人们的健康、经济形势以及缓解焦虑都有帮助。 伍德克认为,这是应该团结的时刻,德国以及欧洲在二战后得到美国帮助,得以重新站起来,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欧盟,“在危机时,如果有对的伙伴和对的态度,就有可能浴火重生。”文章选自财新网,2020年4月2日
2020年4月20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20 | 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博弈
【在线视频】 德国新冠感染率居高不下,但为什么死亡率却很低?中国大力援助欧洲,却被怀疑动机,原因何在?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关系如何博弈?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资深专家深入解读!文字实录 | 疫情下的中美欧大国博弈本期嘉宾辜学武,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并兼任全球研究中心主任,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德国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德国最高级别教授(C4/W3)的华裔科学家。凤凰卫视主持人朱梓橦:欧洲和美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0万的国家,除了美国,都是欧洲国家,疫情的发展趋势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对中美欧大国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今天我们请到了身在德国波恩的国际关系专家辜学武教授,听听看他的疫情观察。 【德国感染率居高不下,为何死亡率这么低?】 记者:我们看到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的形势好一些,死亡率也没有那么的高,根据您的观察和体会,您认为这是为什么?辜学武:我觉得首先,德国的卫生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其他欧洲国家要好一点。 第二,德国政府在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之后,马上采取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一个措施,就是首先把老年人保护起来。老人一旦感染,很多人会马上进入重症状况,一进入重症状况之后,马上就要送医院,医院如果准备不充足的话,就会出现意大利和西班牙那种状况,就是超负荷运转之后,无法处理很多病人。所以,德国一开始在还没有在出现疫情传播的时候,就下令把所有老人保护起来,尤其是养老院,包括所有有老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严禁,比如说孙子,儿子,媳妇去看望。 第三,我觉得德国做的跟中国有一个类似的地方,就是检测。德国检测比较早,有非常强大的检测能力,遍布各地的几千个试验基地和检测中心,一天能检测大概六万人左右,现在的目标是一天检测到五十万左右,而德国的总人口是八千两百万。德国还没有实施全民检测,只是出现症状之后进行检测。但提前检测之后提早发现,发现之后居家治疗,不用上医院治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到目前为止,感染人数急剧上升,但重症病人没有那么多的现象。但是我们昨天看到数据,很多养老院现在也出现了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五天之内,德国的死亡率突然一下从0.3%上升到1.9%的一个状况。就是说养老院现在也开始出现了状况。未来情况怎么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再看一看。【中国大力援助欧洲,动机怀疑的杂音因何而生?】 记者:从三月份开始,中国就派出了抗击疫情的专家组赴意大利,来帮助意大利抗击疫情。那中国在这个时候援助欧洲,是不是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欧盟各国之间的这个形象呢? 辜学武:总体来讲,中国援助欧洲,还是得分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有些国家,欧盟没有能力对他们进行支援的时候,尤其是意大利,像塞尔维亚是欧洲的“孤儿”,一直不是欧盟的成员,所以没有办法享受欧盟对他的大力的支持。虽然欧盟通过各种特殊的手段,也提供了总量上不亚于中国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但塞尔维亚还是觉得有被欧洲抛弃的感觉。在关键时刻中国派出专家组,同时带来了中国的火神山的模式,使塞尔维亚等国迅速扭转了疫情。从当地老百姓的反映来看,我觉得是相当正面的。包括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媒体的报道,也还算不错。 但是也有很多杂音,有些人对中国大批量出动援助的动机产生一些怀疑,就是说中国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来做这样一些大规模的援助举动。有些猜测,中国援助欧洲国家,实际上是为了分裂欧洲,有一种批评的声音。我觉得这些批评的声音主要是希望维护欧盟的团结,防止一些成员国与布鲁塞尔离心离德。所以,中国在援助欧洲的时候,我觉得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是说更多地直接同成员国打交道,没有同欧盟总体打交道。这跟台湾的做法不一样。台湾的做法是把援助欧洲的所有的物资直接交给欧盟,然后欧盟分配给各个国家。实际上最后落到实地,还是那些疫情最重的国家。中国直接与各个国家打交道效果可能更好,但产生的政治效应可能稍微差一点。因为欧盟的感觉是说,你是越顶外交,就像比如说一个国家援助中国不通过北京政府的协调,直接把物资运到比如说湖北仙桃,上面一层的政治领导人他有想法。 所以这个问题现在就是说,中国如果要继续援助欧洲的话,可能要更多地同欧盟进行协调,统一部署,那样可能效果更好。 【疫情下的中美欧 大国关系如何博弈?】 记者:我们看到,疫情之前的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是让中国和欧洲走得更近一步。您认为疫情结束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会继续吗?这对中美欧三方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辜学武: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疫情是否快速结束,或者是得不到强有力的控制,美国特普朗政府继续要跟中国,跟欧洲大贸易战的这种基本的国策是不会变的。那么下一步怎么走,美国对中国和欧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觉得有三种场景可以判断出来: 首先,中国已率先走出了疫情,至少控制住了疫情,大规模的像第二个武汉这样的爆发,可能是不会出现了,那么现在美国跟欧洲还在里面没出来,下面会出现两种或者三种状况,一是欧洲先出来,假定欧洲先于美国走出疫情,提前3-5个星期,或者两个月控制疫情的话,那么美国的压力会迅速加大。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如果欧洲先出来,美国压力加大,他会寻求同中国的合作,他会希望寻求欧洲和中国的合作。这样有利于缓解一下地缘战略的矛盾。第二个场景是美国先于欧洲出来。假定美国做得更好,欧洲这个烂摊子一下还收拾不出来,那美国率先出来之后,可能变得更强硬。因为这特朗普现在靠的就是要经济支持,如果美国率先出来,美国经济恢复的能力也会很强。第三个状况就是,欧美同时在里面徘徊。那么,中国的主动权就更大了。中国已经是率先走出之后,有更大的回旋空间来决定这个议题的讨论,企业合作方向,因为大家都求着中国,所以中国在这种状况下,打赢这场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的机遇会非常高.中国不希望美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从分析的角度讲,应该有三种可能。所以,现在要看未来两三个星期,欧美疫情的发展。如果出现戏剧性的变化,那么在地源政治上面,也会出现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1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全球战“疫”观察12 | 疫情下的民粹主义暗流全球战“疫”观察13 | 疫情将中美关系引向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4 | 如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全球战“疫”观察15 | 全球经济系统的生命力全球战“疫”观察 16 | 口罩——欧亚文化差异全球战“疫”观察17 | 全球产业链的分与合全球战“疫”观察18 | 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全球战“疫”观察 19 | 聚焦全球抗疫薄弱地带文章选自凤凰卫视《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栏目,2020年4月17日
2020年4月17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19 | 聚焦全球抗疫薄弱地带
【在线视频】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公共卫生专家们就一直在发出预警: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大陆将是一个“重大威胁”。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Gilles Carbonnier亲身讲述如何帮助那些卫生系统相对脆弱的国家和地区走出困境?又能为本次疫情救助提供怎样的经验?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资深专家深入解读!文字实录 | 聚焦全球抗疫薄弱地带本期嘉宾Gilles Carbonnier(吉勒•卡尔博尼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凤凰卫视主持人朱梓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公共卫生专家们就一直在发出预警: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大陆将是一个“重大威胁”。今天我们请来在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Gilles Carbonnier,看看他们如何帮助那些卫生系统相对脆弱的国家和地区主持人:Do you think the pandemics actually causing more damage to the poor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s well as more vulnerable groups?(您是否认为本次大流行(新冠肺炎)对较贫困国家和地区,以及那些弱势群体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Gilles Carbonnier(吉勒•卡尔博尼耶):Absolutely. You’re right. I must say I’m afraid and even scared of what might happen if the virus spreads fast in the most fragile region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that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years of armed conflict, think of Afghanistan, Syria, Iraq, Myanmar, south Sudan, etc. In these places, sometimes having access to soap, water to wash hands is a luxury no one can afford.(没错,你说的对。我很担心病毒会在一些脆弱地区迅速传播,尤其是在那些经历了多年武装冲突的国家,比如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缅甸、南苏丹等国。在这些地方,有时甚至用肥皂水洗手都是一种奢侈,没有人能负担得起。)In some of these places, we see that maintaining social distance is impossible. Think of refugee camps of camps where displaced people flock together and you have overcrowding in it. And the same applies to prisons and places of the tensions. So this is why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the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we are mobilizing collectively to address this pre emptive with prevention measures.(我们认为,在这些地保持社交距离是不现实的。想想那些流离失所者聚集,人满为患的难民营,监狱和拘留所的情况也同意如此。红十字会和与红新月会正在集体动员,积极合作,希望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主持人:Sure. Now it’s not looking too good in Africa. How do you think we can prevent Africa becoming the next epic center of the pandemic?(当然,现在非洲的情况看起来不太好。您认为我们如何能防止非洲成为下一个疫情重灾区?)卡尔博尼耶:Let me give you a few examples, with national societies of the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inner and throughout Africa, we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so that people can prevent the spread with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they can have accurate information through radio spots, through leaflets, flyers, posters, and TV sports, and a lot of helps to make sure that provincial hospitals in the keyboards, for instance, but also referral hospitals across the country are equipped in order to first test and detect, and then isolate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receive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让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我们正在协调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在非洲各国的分会组织,通过广播,传单,海报,电视宣传等方式向当地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人们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疾病的传播。同时,我们在尽力为各地区的省级医院、以及全国各地的转诊医院配置用于检测(病毒)的相关设备,以确保被检测出的患者能够接受适当的隔离措施。)We have also started to train them, staff, health staff, in order to be able to take all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o be able, through other provision, also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s, to treat and address the pandemics.(同时我们也在培训医务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主持人:Now the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outbreaks, and particularly, for example, has dealt with ebola. Do you think these experiences are helpful in dealing with that?(现在国际红十字会在应对各种疫情方面有很多经验,尤其是在应对埃博拉病毒方面。您认为这些经验对应对当前的大流行有帮助吗?)卡尔博尼耶:They are. very much. A lot of lessons have been drawn from fighting other pandemics, and with regard to ebola,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had been taken years back. Quite a number of measures, especially, for instance, to avoid the spread of ebola in prisons. Jails are typically overcrowded, and they’re tak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s simply not feasible unless we take a number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with the detention authorities beforehand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virus does not enter prison places, or if it enters, it is addressed very quickly.(是的,非常有帮助。关于埃博拉病毒,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早在几年前就采取了很多措施,尤其是一些针对避免埃博拉病毒在监狱内传播的措施。监狱通常人满为患,为了保证预防措施的可行性,我们事先与拘留当局采取了一些预防手段来防止病毒进入监狱,或者至少做到,即使病毒进入监狱,也会很快得到处理。)So we are doing the same at present, we are supporting detention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take exceptional measures, for instance, with the provisional isolation centers, we have started to increase our assistance, medical assistance, but also food assistance (我们目前正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支持拘留当局采取特殊措施,比如建立临时的隔离中心,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到过于拥挤的地方,我们已经开始增加我们的援助,包括医疗援助和食品援助。)主持人:During the pandemic, we see marginalization of certain groups and communities and some are because people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either because of their race of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other issues such as certain groups of people are not getting sufficient protection against the virus. Do you think the pandemic is going to cause more social problems? (在大流行期间,我们看到某些群体和社区被边缘化,人们或受到种族歧视,或因为其他原因。还有其他问题,如某些人群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来抵御病毒。您认为大流行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吗?)We don’t need discrimination, we need solidarity. And it is true that we have seen often then with a pandemics, fear may give rise to discrimination, to exclusion, to finding scapegoats. And I think that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must be avoided at all costs. So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the red cross and represent we are helping to provide and spread right information, correct information in order for everyone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virus.(我们不需要歧视,我们需要团结。的确,流行病带来的恐惧可能会导致一些歧视、排斥他人和寻找替罪羊的行为。我认为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红十字会正在国际上尽力传播正确的信息,以便每个人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病毒的传播。)But we are also making sure that the most vulnerable gets appropriate support. So we are working hard with the residents and host communities and with the displaced communities to make sure that instead of discrimination, we see solidarity, which is absolutely crucial in order to face and address the pandemics.(同时,我们正在确保弱势群体能够得到适当援助。我们正与当地的居民,收容社区以及流离失所社区合作,力图消除歧视,团结一致,这对于应对此次疫情至关重要。)【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1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全球战“疫”观察12 | 疫情下的民粹主义暗流全球战“疫”观察13 | 疫情将中美关系引向何方?全球战“疫”观察14 | 如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全球战“疫”观察15 | 全球经济系统的生命力全球战“疫”观察 16 | 口罩——欧亚文化差异全球战“疫”观察17 | 全球产业链的分与合全球战“疫”观察18 | 疫情时期的中美关系文章选自凤凰卫视《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栏目,2020年4月16日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