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中评社】中国抗疫,美媒坦承美无法复制但需更激进
中国靠举国动员,全民配合,严格隔离,密切追踪,很快抑制住新冠疫情。美国媒体引用专家观点承认,由于体制和文化的不同,美国无法复制中国的做法,但美国要遏制疫情扩散,应当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今日美国报》1日发表题为“这就是中国战胜冠状病毒的方法,专家称美国无法做到”的长篇报道,通过综合报道中美两国专家的观点,对比中美两国的抗疫手法。到4月1日,美国报告新冠疫情感染病例逾21.6万,死亡逾5100人,均大幅超过中国已报告的数量。 报道指出,新冠大流行的中心已移到美国,中国官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坚持认为,即使特朗普立即采取西方科学顾问支持的所有的严格测试和封锁措施,这些行动还不足以阻止这种疾病的传播 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以后,中国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大众动员,关闭所有学校,迫使数以千万计的人呆在家里,快速建立十多个巨大的临时医院,部署数以万计的额外医务人员奔赴武汉和湖北,精心测试和跟踪任何可能遭遇病毒的人。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北京接受《今日美国》电话采访时表示:“封锁、禁止集会、基本隔离、检测、洗手,这些还不够。你需要大规模地隔离人群,在体育馆、大型展览馆等任何你能做到的地方。似乎极端,但管用”。 在美国,特朗普敦促美国人避免10人以上的聚会,并建议受影响最严重的州关闭学校、酒吧和餐馆。他留待各州和城市来决定是否关闭企业或明确要求人们呆在家里。尽管来自亚洲的证据显示,积极限制公众集会和社会互动可以帮助阻止新冠病毒传播,但还要结合广泛的疾病检测和跟踪。 王辉耀对《今日美国报》说,武汉的例子说明,美国和西方国家需要更普遍地采取更激进的阻断病毒行动,但中国以外的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这些措施在文化上、逻辑上和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 “在武汉,不仅是家庭被孤立,个人也被孤立在朋友和家人之外,”CCG研究员莫天安(Andy Mok)说,“中国对此次疫情的反应确实是全国性的,系统、全面、协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如此引人注目地‘拉平曲线’。” 莫天安怀疑美国人是否愿意接受这种进入式的病毒检测和遏制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需要对“集体主义”和被限制的自由做出坚定的承诺。美国人从小就受到个人主义和公民自由的熏陶。 《今日美国报》指出,一些美国公共卫生官员承认,为了控制病毒,除了在疫苗方面取得突破之外,可能有必要采取一些超出大多数美国人承受范围的行动,比如大规模隔离和其他严格的行动限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说:“我们现在应该采取的方法是大多数人会认为过于激进的一种,否则就不够激进。”他指出,“可能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有更自上而下的能力来坚持某些行为的改变。但我们应该能够以我们自己的方式,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香港高风咨询公司CEO谢祖墀认为,总的来说,中国大多数人支持政府的强硬措施,包括系统地隔离病毒携带者,即使他们来自同一家庭或有一个非常轻微或只疑似冠状病毒感染。“隔离是关键,”他说。“这取决于你怎么做。中国政府决定以某种方式来做这件事。结果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 上周,一位英国博主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解释了中国如何实施“零接触”政策的软性一面。居委会负责安排购物和送货;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对于那些没有车的人,根据需求定制公交路线;门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购买,容量设定为一半;许多餐馆安装了基本但有效的滑轮系统,以保持员工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今日美国报》最后引用一位王姓学生的话说,许多中国人“有一种想法,也许是一种成见,认为美国和欧洲的医疗保健比中国更先进”。她说:“我很担心像纽约和米兰这样的地方。我不知道那里的死亡人数为什么这么高。我希望他们坚强,保持冷静。”文章选自中评社,2020年4月3日
2020年4月7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
香港目前正面临较大的海外输入风险,特区政府也升级了疫情防控措施,虽然尽可能减少人与人的接触,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但同时也导致商业活动陷入冰封状态。受疫情影响环球经济上半年出现收缩似乎已成定局,香港和中国内地未来的经济走势又将如何呢?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多维度视角解读疫情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视频地址】:http://t.cn/A6ZJMDoq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
2020年4月7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11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
【在线视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百万,并且还在以每天五万人的数量增长。特朗普称新冠为中国病毒后,种族冲突在美频发!特朗普变脸背后有哪些政治诉求?这种政治化、污名化的行为,会对全球产生怎样的影响?疫情下的仇华排华情绪,会否一触即发?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凤凰卫视推出抗疫特别系列节目,多维度视角解读疫情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字实录 | 病毒污名化背后的政治角力 凤凰卫视北京首席记者胡玲: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百万,并且还在以每天五万人的数量在增长。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种族、国家、人的等级,包括政治化、污名化的行为,都不会成为阻挡病毒侵袭的防火墙。面对病毒,人类必须团结。对于特朗普当时用这个 Chinese virus 来形容这一次这个新冠肺炎的这个这样一个病毒的话,您当时是觉得震惊吗?对于这样一个词语,从一国的总统的口中说出来。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特朗普这样称呼叫中国病毒或者中国人病毒、华人病毒,首先这是种族歧视,会煽动美国对华人、对亚裔人进行攻击,任何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谴责特朗普这样的种族主义的行径。美国现在的政治体制中,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很多不公平的充满种族主义色彩的言论行为,搞不好会造成美国社会分裂,种族之间的冲突、攻击等,而种族主义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抬头,很多人会变成受害者。比如美国犹太人虽然现在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地位都很高,但是在美国也有一种背后的蠢蠢欲动的反犹太主义,如果反犹主义爆发,那在美国也是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美国首先一条就是应强调人人平等、各种族平等、各宗教平等,千万不能由领导人带头煽动民粹主义,否则在美国这样一个老百姓可以持枪的社会里边,发生悲剧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记者:We’ve seen president donald trump calling the virus Chinese/ wuhan virus, while the WHO specifically said that you should not do so. And many argue this has also LED to overseas Chinese and east asians being discriminated against. And later on we see president donald trump changed his language towards the virus. Why do you think there has been such a shift in his attitude?(自疫情爆发以来,中美之间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摩擦。我们已经看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这种病毒称为中国/武汉病毒,而世界卫生组织则明确表示其不应这样做。许多人认为,这也导致了海外华人和东亚人受到歧视。后来我们看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改变了他对病毒的称呼。您认为他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前美国ABC电视网络副总裁Harvey Dzodin:I think what they’ve done is a terrible thing, because they’ve created a extremely high level of racism against asians in America. I if people in America looked at you, they wouldn’t know if you’re hong kong is Chinese, korean, Japanese, whatever. They see you as Asian, and they just kind of luck you all together. It’s not a racism in itself. It’s just a lack of being able to know.(我认为他们所做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们在美国制造了针对亚洲人的极其严重的种族主义。如果美国人看着你,他们不会知道你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他们认为你是亚洲人,他们只是捆绑在一起。这本身并不是一种种族主义,他们只是分不清楚。) but talking about demonizing China. And this virus has created tremendous racism in America where Chinese americans, for example, now who never felt the need to buy a gun are buying assault rifles, are buying handguns. They’re being attacked in the street, physically spit on. Their children are being made fun of and so on. Even though president trump the other day made a statement about how important Asian americans are in all this, it’s had a terrible effect.(但说到妖魔化中国,病毒的流行在美国制造了巨大的种族主义。例如,现在华裔美国人,那些从不觉得有必要买枪的人都在买突击步枪和手枪。他们在街上被袭击,被吐口水。他们的孩子被人嘲笑等等。尽管特朗普总统前几天发表了关于亚裔美国人在美国重要性的声明,这仍然产生了可怕的影响。) I think one of the other reasons that president trump actually made that supported station statement of Asian americans was that Asian americans are American voters. And their voting patterns have been actually trending more democratic recently. And he’d like to keep as many as he can. So he has a conflicting set of interest. and knowing president trump and how he operates, he’s gonna be all over the map on this one right up until november 3, the election day.(我认为特朗普总统支持亚裔美国人的另一个原因是亚裔美国人也是美国选民。而且他们的投票模式最近实际上趋向于更加民主。他想尽可能地多留一些选票,所以他追求的利益相互矛盾。) But president trump, as we know, changes his mind very quickly. He could be back to calling it that in the next few days, and also present by further and pence. Could be and maybe the biggest use the user of that term. Secretary of state comp a o could also continue to call it that.(但正如我们所知,特朗普总统总是很快就改变主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可能会重新叫它中国病毒,也有可能是迈克·彭斯会这样,使用这个词最多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可能继续这样称呼。) And knowing president trump and how he operates, he’s gonna be all over the map on this one right up until november 3, the election day.(了解特朗普总统和他的做事方式,在11月3日大选日之前,他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可能会五花八门。) 胡玲:其实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新加坡的防疫官员曾经说,其实因为疫情是没有国界的,其实它攻击的就是你最脆弱的那个环节。它可能当下攻击到你最脆弱的,美国国家,每个人其实都有脆弱的部分,然后每个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如果再发生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这种口水战也好,或者您刚刚所谈到那种猜疑,特别是当特朗普说到了这个“中国病毒”的时候,我相信您当时心里头应该是非常不愤的,或者说非常愤怒的。 高志凯:对,我能理解政客,他可能面临一个大选,他可能要转移注意视线,或者说把这个归纳到某一个国家身上,这其实不是很正确的一种方式。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客应该做的是考虑怎样能鼓励人民,鼓舞他的选民朝前看,怎样来正视这个疫情,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其他方面。其实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世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疫情的发生,我们知道蝙蝠身上有类似的冠状病毒,通过这个动物,可能传到人类。那这个疫情发生在中国跟中国确实没什么关系,跟中国人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把它定义成中国人的病毒,是完全不合适的。这个时候需要科学,需要专家出来澄清,需要专业研究人员作出更多的专业分析。另一方面,是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中国已经做出了巨大牺牲,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总结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这个时候中国应该真正向世界去提供正面的解读,包括伸出我们的援手,中国现在正在做,还可以做更多。比如,我们能不能向一百多个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派出一百多个专家,或者一百多个医疗队,分赴这些国家。我们能不能和WHO合作密切,能不能召开世界卫生部长会议,能不能向世界免费分享中国的方舱医院建设图纸和火神山建设图纸。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治疗疫情的经验向全世界公布,我们已经有了第八版、第九版的治愈方案。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完全可以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跟他们在一起的,我们都是受害者,我们怎样共同来面对这个共同的敌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的问题。《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20集)播出日期:3月23日-4月17日播出时间:首播:周一至周五:19:15 – 19:20重播 (1):周二至周六:09:40 – 09:45重播 (2):周二至周六:13:55 - 14:00【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视频地址】:http://t.cn/A6ZJMDoq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全球战“疫”观察10 | 香港经济复苏之路在何方?文章选自凤凰卫视《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栏目,2020年4月6日
2020年4月7日 -
张黎刚:一边做好企业内部防控 一边投入到全社会防控中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牵动了国人的神经。在抗击肺炎疫情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做了大量的贡献,以不同方式支援武汉,打响了疫情防控保卫战。 有的企业在一线参与救援物资配送分秒必争;有的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物资保障一线需要;有的企业调动全员力量捐款捐物,通过不同渠道送往前线;有的企业则主动让利,支援中小企业发展……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公共属性越来越突出,公共信任资本的价值也愈发凸显。这样的价值来源于多方面,客户服务理念、资本市场认知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然也包括企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反应。 公共信任资本既是发展的“助推剂”,也可能是自身危机的“导火索”。 《英才》记者采访了多位上市公司企业领袖,他们以不同方式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是本次抗击疫情当中坚实的“企业力量” 。 爱康集团 最大化发挥社会医疗机构的价值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健康体检、健康管理行业的领军企业,爱康集团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积极投入自身疫情防控和援助疫区行动当中,并充分发挥社会医疗机构的价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展现出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在企业内部做了快速反应和防控”。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表示。 据悉,早在1月22日,爱康集团总部就已正式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爱康应急小组”,由张黎刚亲自担任组长的十余人组成。该“应急小组”迅速组织爱康全国各个区域和分院成立相应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小组”,负责执行爱康区域以及下属各个医疗机构的病毒防控工作。 一边做好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另一边爱康集团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了全社会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在疫情期间,爱康推出了业内第一个医疗专家电话咨询公益服务,业内第一个新冠病毒在线自测平台,第一个在疫情爆发后设立奖励基金用于鼓励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在防控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爱康通过全球网络帮助众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购防控医疗物资。自疫情爆发以来,爱康湖北地区的医生们就已经加入到武汉地区一线救治和防控工作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烟台、长沙、张家呼和浩特、镇江、贵州都匀、贵州毕节、宁夏固原等各地的爱康员工、专家、医护团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支持着全国各个地区的疫情防控。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病床全面开放后,武汉地区医护人员也已经自愿加入到一线救治中,只为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张黎刚认为,在保生产与抗疫情的双重任务下,如何安稳复工是企业面临的大考。 2月9日,爱康推出了“疫情期间员工复工核酸检测解决方案” ,助力企业复工返岗。响应和配合各地防疫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针对企业的复工最大隐患 - 无症状感染人群主动检测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检测、早隔离”,为企业安全复工保驾护航。 2月24日,爱康上线“防疫管家云平台”,并免费向企业和社区开放使用,助力企业复工和社区疫情管理。“防疫管家云平台”上整合了周边疫情地图、密切接触者查询、在线测评、在线问诊等多项功能。企业HR和社区可以统一管理并接收员工 居民每日上报的体温报告,更直观和智能地管理为企业、社区、街道疫情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0年4月3日 -
小红书创始人之一瞿芳:我一直想做有用户价值的事情
“让全世界的好生活触手可及”瞿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小红书的联合创始人之一。2013年,即将奔三的瞿芳离开外企,放弃稳定的高月薪白领工作,与2006年相识的毛文超共同创立小红书,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业大军中的一员。瞿芳在小红书内主要负责内部的组织管理,关注各层面的员工架构,搭建一个更好的组织。回忆创业过程,她认为男性企业家与女性企业家没有本质区别。在参加2019年苹果中国举办的女性圆桌论坛上,瞿芳表明小红书不拘泥于身份,且小红书也为女性创造了很多创业计划,企业内部有不少女工程师与技术工作者。比起性别,她更在乎把事情做对。在小红书上,用户都集中在90后与95后,瞿芳从分析用户表现后中得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比起性别,用户也更在乎分享者的社会身份,男性女性不如创业者、画家、化妆师等身份标签热度高——“现在的年轻人更认同彼此的社会身份”。为小红书奋战多年,瞿芳获得多项社会殊荣:2015及2016年,她连续两年被《创业邦》杂志评为“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2017年,她以“三年间估值增长超过50倍,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三年间用户增长超过10倍”的上榜理由登上腾讯“我是创始人”荣耀榜榜单;2018年,她是《福布斯》评选的2018中国商界25位潜力女性之一。不断转型,不忘初心2015年,小红书增设电商平台,希望给大家带来全世界的好商品,那时,小红书的定位是海外购物分享社区以及电商购物平台。回忆小红书的历程时,瞿芳说道:“创业之初做内容社区,我们完全没有设计过发展路径,没想过变现,也不知道怎么变现,也看不到三五年之后的事情。”发展到现在,瞿芳明确小红书不是一家电商公司,并直呼要做一个UGC内容分享社区。如今小红书的用户数早已超过2亿,无数用户在小红书社区内分享吃喝玩乐的真实日常,甚至有如范冰冰、戚薇等的大牌明星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化妆技巧。而小红书现在也会新增赞助综艺,开启新营销模式。现小红书内每天都有无数用户在上面发布他们的分享,共同把小红书打造得愈加有活力和个性。这离不开瞿芳坚持要用重视用户价值的策略,她说,当小红书创造了巨大用户价值的时候,用户才会再回来。
2020年4月3日 -
智联招聘CEO:疫情下企业别应激反应, 避免员工背锅
2月26日,智联招聘CEO郭盛在网易企业大学-总裁云课堂直播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观察到了中小微企业的三种现象。首先,小微企业比中大型企业难得多,小微企业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的现金流,如果开工时间过晚,会出现大批中小微企业倒闭的情况。其次,在这次危机下,有一些平时业务比较平稳、现金流充足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原因是这些企业之前的业务现金流就足够撑起企业,现在突然断了。反而有一些长期靠融资生存的企业一直关注现金流,不断融资,现金储备丰富。第三,准备得好的企业和准备得不好的企业境遇相差非常大。有很多小微企业的日子并不难过,比如在线教育、在线服务招人的需求比较强烈。智联招聘CEO:疫情下企业别应激反应 避免员工背锅智联招聘CEO 郭盛郭盛表示,小微企业基本都采用了三种对策:第一,开源节流。很多企业回到主业,把曾经觉得很有希望的新项目、烧钱的项目、不必要的投资减掉了。第二,找到核心的“战士”。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更加严格了,在需要提升组织效能的情况下,找到战士更重要。。第三,老板在带头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要避免应激反应,避免让员工一起背锅。很多时候企业的应急措施没有做好,更大的原因不在员工身上,而在管理人员身上。为了共度时艰,危难时刻请老板带头,降薪从自己开始。郭盛表示,这段时间要做好业务转型,争取创造新的业务。从线下到线上转型时,客户关系不会变,要利用良好的客户关系进行转型。郭盛还强调,对于企业,最重要的是强化组织。在远程办公的环境下,一个团队能不能有组织韧性,对组织是巨大的考验。因为一个好的组织,即使是远程办公,员工也是非常积极的,员工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他们跟客户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所以远程办公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网易抗疫情中小微互助企业对话郭盛:企业提问:很多企业实施了共享员工,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郭盛:我觉得这只是紧急条件下的一个紧急尝试,媒体上说得比较热闹,但真正实行共享员工的企业并不多,因为企业会碰到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社保、员工归属、员工技能,生意来了这些员工怎么办等等。但灵活用工未来会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中国。主要原因是灵活用工符合年轻人的本性,希望自己支配时间,自由度更大;二是它帮企业节省了社保、税收等大量成本。在过去灵活用工并没有高速发展,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核心原因就是不具备基础设施,灵活用工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协同办公没做好,但现在我们看到市面上出来非常多的协同办公软件,也是对灵活用工的一种促进,以前是想做不能做,现在是想做也能做,这在未来我觉得会成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趋势。企业提问:疫情给人才市场带来了哪些冲击,劳动力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郭盛:我们看到人才市场在这个疫情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还是蛮大的。第一个变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用工量减少,企业端招聘需求减少了。第二个变化,以前求职人群非常活跃,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有很多裸辞的行为,现在我们看到裸辞的情况大大减少,大家跳槽的意向也会降低。人才以前是供需两旺,现在是供需双减,这是对人才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你是老板其实也是好消息,这时是你招揽人才最好的机会,比如你要进行互联网转型,其实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人才,你可以找到很多好的人才;如果你是一个求职人员,其实这时也未必是不好的时机,因为你看到好多企业都在招人,这其实是试金石,从是否招人,你就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好坏。总之,管是企业主还是求职人员,其实不光要看到危机,也要看到机会。企业提问:在线办公、远程办公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的需求,加速了云办公的发展,如果这是未来办公的形式,怎么样的组织形式能让云办公更高效?郭盛:疫情催生了很多不一样的行业,对一些行业有非常大的助力,但并不是说疫情结束以后每个行业都会做得很好。其实云办公也是这样,现在云办公是刚需,是大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形式,但云办公并不能代表所有企业的沟通需求,之所以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有非常多的沟通和协同需求,现在我们看到全中国的带宽都会变得拥挤,就是由于云办公大量出现。但疫情之后,我认为至少50%的带宽又会释放出来。所以我觉得云办公和线下办公一定会同样存在,这是我的观点,云办公不会代替所有办公形式。第二,云办公如何更高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选对人,他们之间有互相信任的关系,因为信任是不可能被线上取代的。企业提问:我提出降薪遭到了创始团队的反对,即便挺过了困难时期,估计人员流失也很严重,请问郭总,有什么办法可以留住团队?郭盛:三个方法,一是利益,二是备胎,三是理想。什么是利益呢?就是在利益上大家要绑定。这个利益绑定就是管理层是否降薪,创始团队是否降薪,即便今天降薪了,能不能拿出一部分股权激励大家。如果管理层只是把别人的钱淘掉了,自己的钱包没有损害,当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第二是备胎,有的人是留不下来的,他本来就要走,只是这次疫情变成了催化剂,让他离开了,所以我觉得不用太可惜,该走的还是会走,关键是你要在市场上看一下有没有好的备胎适合进入团队,有没有一些人和你志同道合。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寓言,“看到船里进水了,一部分人拼命把船里的水往外倒,另一部分人抢救生圈,还有一部分人就坐在那儿,看着两堆人默默等死。”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舀水的人,找到这部分人和你在一起,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团队。你要留住的不是整个团队,而是志同道合的核心人员。第三是理想,还是要告诉大家未来是什么,大家看到了今天的低谷,也一定要看到明天是什么。企业提问:为缓解就业市场受到的冲击,您在政策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郭盛:第一个是财政政策。其实中国企业的税负还是比较重的,人工成本也是比较重的,我们一直在说要减少企业的负担,趁这个机会,真正把这个政策落地。很多地方已经在减少社保了,这些财税政策都是能实实在在缓解企业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措施。第二是金融政策,中国一直在说贷款要流向小微企业,但实际上一直没做到,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把这一点落实,我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企业提问:猎头公司怎样度过这段艰难时光,你对于猎头公司的业务调整有什么建议?郭盛:有些猎头公司日子很难过,但还有一些高端的猎头公司,当我跟他们交流时,他们觉得没什么,远程办公,该做的生意都在做。一些企业对于最高端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好的公司都在利用这个时机招揽人才。所以我觉得不要做中端的猎头公司,如果能够做高端的猎头公司,就会非常好。第二,以前很多猎头公司都有很多业务,很多合伙人,他们核心的业务能力在于做销售,未必是为候选人提供服务,这时如果能找到靠谱的候选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在这时去关心他们,为他们做更好的服务。第三,猎头公司自己组织架构的变化,很多猎头公司已经是这样了,他们是合伙人制,但还有一些未必是合伙人制,是企业制,这样固定成本会非常高,逐步变成全民合伙人,可能这样的猎头公司会更好。企业提问:请问管理咨询市场有什么变化?郭盛:我觉得从宏观上来说,管理咨询市场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强,但往往管理能力不够强,所以管理咨询在管理能力上对企业会有非常大的促进,我觉得管理咨询市场还是会变大,这还是非常好的跑道。二是管理咨询的方式可能会改变,以前管理咨询方式往往是一个专家带一堆小朋友去做咨询项目,但在未来,我觉得这个管理咨询模式一定会有比较巨大的改变,更多是利用网络的数据库,利用行业里打过枪打过仗的人来做专家,同时提供咨询的方法在未来会有比较巨大的转变,不再仅仅靠聪明,不再仅仅靠各种知识的搬运,而是真正对这个企业有价值,提高企业的效率。以前我们说,管理咨询公司一定不能拿固定的咨询费,要跟客户穿一个鞋子,管理费以业绩的形式呈现。很多企业已经这么做了,包括麦肯锡、贝恩等都是做得比较好的,这可能也是管理咨询市场会出现的第三种模式。企业提问:小微企业如何高效融资?如何管理投资人的预期?郭盛:先说实话,投资人在这个阶段估计对对我们每个人的预期都不会太高,能够活下去就是最高预期了,投资人都是很现实的,管理好你的现金流就是管理预期的核心。第二是透明,不要报喜不报忧,也不要报忧不报喜,两种都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有一定的透明性,告诉他今天的困难,告诉他明天的希望,这可能是对投资人好的预期管理。第三是知道投资人面临的压力是什么,因为不同的基金,投资周期不同,投资管理风格不同,他也有不同的压力,既然要同舟共济,你也要知道他的苦难是什么。小微企业融资是比较困难的,融资有三种方式,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还有一种是员工集体融资,我觉得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尝试。企业提问:我是一家传统的钢材商贸企业,希望能够进行线上转型升级,您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线上有什么建议?郭盛:我们看过一些传统企业的转型,不能说有成功的建议,我只是看到一些可能存在失败的现象。一是脑子里想转但心里没下定决心,希望进行线上转型,其实在这个行业里,我相信您一定比我看机会看得更清楚,但心里未必动,心里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犹豫,尤其是组织内部的压力会非常大,组织里有一批老员工习惯了老方法,手上有一批老客户,可能在转型过程中要打破老的东西,其实有非常巨大的心理障碍。在这样的企业里,最大的难度往往在于组织转型,大家心里的想法、思想和动作这三点要互相统一,不然的话是非常难做的。具体而言对组织的改变,我倒是建议你在这个时间点上可以适当看一下行业里有什么好的案例,对内部人员有一些冲击。二是看一下有没有跨行业的互联网人才,给大家上一下课,甚至引入到企业,对传统思想有一个冲击。真正难的其实不是业务转型,而是思想转型,所以在这方面给您提供一些建议。企业提问:在社会产业重构的语境下,什么是互联网技术创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郭盛:我们以前说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任何时候下,要么是价格竞争优势,要么是品牌竞争优势,要么是服务竞争优势,要么是速度竞争优势,在互联网之下,除了速度以外,大家都已经不太认了,其实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无非一是你有没有自己的“独门暗器”,自己的技术,尤其是数据上的技术;二是有没有新的业务模式,比如滴滴,Uber,技术和业务模式往往是新的企业竞争力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
2020年4月3日 -
【凤凰网】全球战“疫”观察 9 | 疫情下的澳大利亚
【在线视频】 近一段时间,澳大利亚的疫情也越发严重,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就增长了近200倍,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从上月20号,澳大利亚开始禁止所有外国人入镜,之后又陆续关闭了电影院、酒吧、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当然还包括一些著名海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热爱阳光、沙滩、海风的澳大利亚人准备好了吗?逐步升级的社会隔离措施,能否奏效?《寰宇同舟-全球战疫观察》(20集)播出日期:3月23日-4月17日播出时间:首播:周一至周五:19:15 – 19:20重播 (1):周二至周六:09:40 – 09:45重播 (2):周二至周六:13:55 - 14:00文章选自凤凰网,2020年4月2日【往期回看】全球战“疫”观察1 | 我们不是孤岛,全球危机如何“破题”?全球战“疫”观察2 | 美股熔断背后的真相?全球战“疫”观察 3 | 美联储救世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4 |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全球战“疫”观察 5 | 疫情下的经济复兴之路?全球战“疫”观察 6 | 疫情下的线上G20【视频地址】:http://t.cn/A6ZJMDoq全球战“疫”观察 7 | 欧洲疫情大流行背后全球战“疫”观察 8 | 美国疫情风暴
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