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前大使:全球治理必须倾听南方声音,中国正带来重塑契机
从土耳其的立场来看,我们期待与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协作,共同推进一个更加平衡、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这个秩序应当立足于发展合作、尊重主权、互相理解,而不是地缘博弈的零和游戏。
2025年6月10日 -
玛哈·库瓦莉:让南方国家成为全球治理的新共建者
多哈论坛始终致力于推动实质性伙伴关系的建立,而非停留在口头承诺。我们不仅汇聚不同观点,还搭建跨区域对话与合作的桥梁。比如我们正在就一些全球核心问题展开持续讨论,包括:联合国体系的未来改革,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面向可持续融资的全球架构,等等。
2025年6月10日 -
滕绍骏:美国出口管制,自伤产业前程
更具战略性的担忧是,这种出口管制可能适得其反。此前,中国商飞对外部零部件的依赖确实制约了其全球市场竞争力。但美方限制技术出口,反而可能迫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步伐。事实上,中国已在自主航空发动机方面加大投入。随着国产替代逐步成熟,美国企业将可能永远失去进入这一全球最大新兴市场的机会。
2025年6月6日 -
安迪·泽莱克:中美制度不同,但贸易谈判应成为合作的起点
贸易争端其实反映了两个国家政治经济结构之间的冲突。但我不认为中国的目标是对抗,我的理解是,中国希望尽可能快速地推动发展,这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
2025年6月6日 -
滕绍骏:中美冲突背后的关键,不是关税,而是“叙事”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如今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但我想说,这其实不仅仅是关于关税、技术转让、或者贸易不平衡的争论,更关键的是两国之间叙事的冲突。
2025年6月6日 -
丹尼斯·西蒙:中美关系要靠人文与科技“托底”
真正能重塑中美关系的,可能正是科技人员、教育工作者、学生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真实互动。我们需要逐渐积累这样的积极势能,直到政策制定者,包括国会议员和各级官员,也能听到这些声音——那就是,美国人和中国人,其实仍然希望中美关系走向稳定、合作与共赢。
2025年6月6日 -
石傲立:英国希望成为不制造混乱的解决方案一部分
不论是在贸易经济体系内,还是在其他领域,英国都在推动一种政策上的一致性,也展现出我们一致性的外交立场。我们认为多边主义、双边合作,以及“小多边”机制,都是当前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年6月5日